您的位置:群走网>好词>导游词>郑州导游词
郑州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3-02-17 14:44:05
  • 相关推荐
郑州导游词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州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郑州导游词1

  各位朋友:

  古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不死心。”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我先把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十七平方公里。从七十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工作,景区初具规模。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

  黄河,我们现代人亲切称之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的这座中型提灌站看出,黄河两岸的人民至今仍在吸吮着母亲河的乳汁。我们来看这尊 “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汉白玉做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发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的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以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是从洛阳绵延至此。过去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正是一些与黄河风光匹配的建筑物,若登临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华夏摇篮”的意境。

  接下来从这里向西,可以乘坐黄河索道至另一景点大禹山,大家看山上有一尊巨大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父亲曾因治水失败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千百年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带斗笠,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里洪水。他发明着疏水导流的科学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神的黄河文化,再这里突出的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泥研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时刻艺术宝库,目前以刻碑1500多快。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国际书法馆和美术馆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当代中国书法巨擘xxx、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名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深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钟鼓九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 “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家领导人xxx、xxx、陈云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怀念与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鼎,是炎黄子孙瞻仰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是我国第一艘用于旅游的气垫船。气垫船是高科技的结晶。顾名思义,它是由船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巨大的气垫,把船身向上抬高20~50公分。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浆产生的推动力,使船向前行进。

  一望无际的黄河滩地坎坷不平,汽车在这里无法行驶,一般船只在这里搁浅,唯有气垫船畅通无阴,运行自如。

  黄河的一大特征是险情丛生。在黄河平静的河面下隐藏着无数的浅滩、暗滩,宽阔的河面无船出现,正是“黄河自古难行舟”的写照。但郑州号气垫船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河面上乘风破浪,自由飞翔。

  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的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 203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舱拍照留念。

  走吧,让我们一起去乘座气垫船和黄河亲密接触。

郑州导游词2

  郑州城隍庙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而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出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以数十骑出西门遁去……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就是说的这个故事。

  郑州城隍庙全称是“郑州城隍灵佑侯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职工路(原名:城隍庙街)北端。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是河南省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数百年来,虽屡遭兵燹、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因此弥足珍贵。

  是目前河南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该庙始建于明代初年,清代重修。主要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全部殿堂均为琉璃瓦覆顶,造型精致,结构紧凑。其中乐楼高达15米,大殿内外的雕刻非常有特色,在正面屋脊上雕有游龙和凤凰,旁边有荷花、狮子等,图案精美,雕工细致;进入大殿,两侧可见雕刻的龙、凤、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城隍庙里都举办庙会活动,届时,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风味小吃都汇聚于此,前来赶庙会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

郑州导游词3

  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澄泥砚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就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石刻艺术宝库,目前已刻碑1500多块。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馆国际书法馆和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中国书法巨擘手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浑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就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日破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钏鼓九鼎的主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陈去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就是当代最具的青铜大鼎,就是炎黄子孙瞻仰子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使千百年东游黄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郑州黄河气垫船就是高科技的结晶,它就是由般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强大的气流把船身向上抬升20—50厘米。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向前行进,几分钟内便可以飞抵黄河彼岸。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发2__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拍照留念。

郑州导游词4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郑州城隍庙参观,我是这里的尹导游,希望能在后面的讲解中给大家的游览带来很好的帮助。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郑州城隍庙。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是郑州市区内规模最大、文物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城隍庙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整体布局庄重大方,结构合理严谨,建造非常精致。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三月十八日,城隍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

  大家请看,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一座高达15米的古戏台,到现在还能使用。每年庙会时,古戏楼上鼓乐喧天,台下的戏迷们看得如痴如醉。庙会上还有精彩的文艺演出、玩杂技、耍猴、手艺绝活等等,热闹非常。记得我四岁时,爸爸带着我和姐姐逛庙会看耍猴儿,一只不听主人命令的调皮小猴子跳起来把我的棉花糖抢走了,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在庙会上最吸引小朋友们的要数那些手艺高超的手艺人捏的面人了,每个面人摊前都挤满了眼馋的小朋友。

  再往前走,就是供奉有城隍的大殿了。传说这里的城隍是汉朝的一位大将,能够保卫这座城市里老百姓平安。后边是城隍休息的寝宫,还有东西廊房。

  好了,关于城隍庙我就讲解到这里,大家可以再仔细观察、游览,说不定还有新的发现呢,大家也可以拍照留念。欢迎大家春节来逛庙会!

郑州导游词5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懂得决都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个地点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个地点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敞的河床,以及这四周的风景。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来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长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特别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概磅礴的黄河,回想对照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吸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情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一定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样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然而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批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一定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假如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能够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一定是洪水泛滥的缘由,也一定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软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缘由,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xx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部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兵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通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运用于都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培养”。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看着怀中的小孩,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四周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通过绿化,现已是浓阴笼罩。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儿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跑,妙趣横生。只是为啥在如此精美的地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答复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儿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奇中的大禹的像。矗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后来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创造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利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大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黄河文明,现如今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个地点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四周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懂得其气概。假如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阁楼。

  那样,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如今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特别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郑州导游词6

  星期五早上,爸爸说要带我去中原福塔玩,听到这个好消息,我高兴地蹦起来,爸爸叫我赶紧吃饭,我慌忙的吃了饭,爸爸就开着车,带着我向中原福塔出发。来到中原福塔,爸爸把车停到地下停车场,就和我去买门票,我和爸爸买完门票,就来到了中原福塔的一楼,我们看见许多人在围栏中绕来绕去,原来要检票,我和爸爸检完了票,来到了二楼,二楼有贵宾厅、新闻发布厅、姓氏信息墙。

  我们又来到了电梯口,这时电梯下来了,电梯的门打开了,电梯以每秒6米的速度上升,用了五十二秒的时间就到达了第九十七层,九十七层是室内观光层,只要往天文望远镜里投硬币一元就可以观赏180秒,我往机器里投了硬币一元,只因天气原因,我看到的.全是大雾,我和爸爸观赏完,又来到了第九十八层,第九十八层是旋转餐厅,站在上面,就像站在跑步机上,不过比跑步机的速度慢,参观完旋转餐厅,我和爸爸又来到了第九十九至一百零一层,这三层都是室外观光层,并设有空中漫步,我也和爸爸排了队。

  轮到我们了,我和爸爸穿上鞋套,便上了楼梯,我站的地方全是玻璃,从上往下看,非常高,我吓得都不敢走了,我不敢再往下面看,我终于走完了,我和爸爸脱下鞋套,我看见了墙上的一张纸上面写着四楼是《锦绣中原》全景画馆,我和爸爸坐电梯,总算到了四楼,我走近一看,哇!这是真的吧,我都不敢相信,这幅《锦绣中原》全景画高18.422米,长63.520米,总面积是3012.365平方米,是获得吉尼斯认证的世界上最大的全景画,游玩了中原福塔,我和爸爸下了楼,依依不舍离开了中原福塔。啊!这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郑州导游词7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xx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见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郑州导游词8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中部地区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她偎依在黄河南岸、嵩山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九朝古都洛阳东西相临,东南面向黄淮平原,辖5市1县6区。郑州北距北京760公里,南距武汉514公里,东距连云港570公里,西距西安480公里。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河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充足,旅游活动不受季节限制。特别是严冬初春来郑州旅游,既能体会“雪飘冰封”和“春寒料峭”的乐趣,又能享受淡季优惠的价格,增添旅途愉快。但冬季在郑州旅游,寒冷而干燥,要穿羽绒衣或大衣。春秋季节,冷暖适中,可着毛衣、风衣;夏季炎热多雨,注意携带雨具。

  面积: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

郑州导游词9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省会郑州。我叫刘X,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是我们的司机邹市福。您在郑州旅游期间,我和邹师傅将为您提供服务。祝你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于中国和九州的腹地。北濒滔滔黄河,西接嵩山,东西宽天边的黄淮平原。被称为“峰顶中心,空域危险”。

  郑州在古代属于禹州。公元前1027年星期五,殷被灭后,他把他的北封在这里,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秦灭六国后,有三川郡。东汉管城。隋文帝召郑州三年,为郑州封号之始。清代,郑州升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职工代表大会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郑州市成立。1954年,河南省从开封迁到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5区1区(尚洁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化的货运编组站;107国道和310国道在此交汇:郑州至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现在游客可以高速直达北京。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于1997年通车,是第21个国际机场,也是中国十大机场之一。郑州贸易发达,素有商场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精彩。郑州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丰富,工农业发达。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被称为绿城。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了推进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郑州新建了拉滨河公园、紫荆花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郑州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嵩山景区,那里的少林寺以少林功夫闻名;还有郑州黄河旅游区,是欣赏母亲河魅力的好地方;还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黄帝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松陵、大虎亭汉墓、洞庙、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郑州拥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各种星级酒店、各种美食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在您的旅途中,您将获得全面优质的服务,感受中原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更多地了解中原深厚的文化。

  欢迎来郑州观光。

郑州导游词10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我叫刘x,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邹师傅。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邹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东汉时为管城。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人大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里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领略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档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欢迎大家到郑州旅游观光。

郑州导游词11

  据民国《郑县志》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州石纯粹,嘉靖六年(1527)知州刘汝,隆庆四年(1570)知州李时选均曾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陈一魁、五十三年(1714)知州张,乾隆五年(1740)知州张钺,光绪十六年(1890)知州吴荣棨亦重修。此庙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10亩。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大门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呈象鼻状。斗拱后尾均平插垂莲柱,垂莲柱上金枋相连,而柱的上端,直承上金檩。明间前后立4根石柱,周围用木柱,中间为木制通柱,平面均呈小八角形。实榻大门3合,分别装在通柱上。门前砌6级扇面形垂带式踏跺,左右立1对石狮子。过庭距大门10余米,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筒瓦顶,正脊两端置大吻,中部饰二龙戏珠和宝瓶,下有浮雕人物,中置神像,两侧各有1对追逐相斗的骑士,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垂脊上的装饰也富有变化,龙飞凤舞,百花盛开,配以狮子滚绣球和海马、狎鱼等脊兽,十分精巧秀丽。檐下置一斗二升斗拱。山墙下砌筑有弧形墀头,下部雕砖上饰有麒麟、花草和须弥座,刻工精细。戏楼,又称乐楼。与过庭相距咫尺,面阔3间,进深2间,歇山式高台楼阁,楼高12米余,主楼居中,左右两侧檐下配以歇山式边楼,上下错落,翼角重叠。主楼前后有抱厦,前抱厦为2根平面呈小八角形石柱支撑,石柱上镌刻楹联为“传出幽明报应彰天道,演来生死轮回醒世人。”后抱厦为垂花门式。全楼共有19条屋脊纵横斜插,置大吻脊兽,蓝绿色琉璃脊饰。整体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戏楼北20余米为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脊饰用黄绿色琉璃。正脊两端置有大吻,脊上饰有龙、凤和牡丹,脊中竖狮子宝瓶,两侧饰小宝瓶。垂脊、戗脊均饰有花卉、卷草等图案,并配以狮子等脊兽。檐下施垂昂五踩斗拱,昂嘴呈五角形。前檐明间施有两攒溜金斗拱,角科用把臂厢拱。殿内为九檩前后廊式的'柱梁结构,横梁纵檩,立柱斜椽,交替错落,排列有序。殿前、后明间均装修有4扇六抹槅扇,殿前次间装修有槛窗,均为正搭斜交凌花式。檐下的垫拱板上还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彩画。殿前砌有月台。大殿后20米有寝宫,由拜厦和寝殿组成,中有地沟相隔。寝殿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式建筑;殿前的拜厦,面阔5间,进深4架椽,卷棚顶。屋面均覆以绿色琉璃瓦,脊饰用黄绿花色琉璃。寝殿正脊两端置2米高的大吻,中央饰一重檐歇山式楼阁,脊两侧塑有双龙戏珠,凤穿牡丹,垂脊雕有羽人、石榴、花卉等,玲珑剔透。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昂嘴和耍头呈象鼻状,斗拱后尾均平插有垂柱,独具匠心。檐下的垫拱板上,绘有色彩绚丽的彩绘,造型生动,题材丰富,有鲤鱼跳龙门、喜鹊闹梅、凤戏牡丹、松鹤延年、龙虎相斗、狮子滚绣球等。殿前的明、次间装有六抹槅扇,梢间置槛窗,均为正搭斜交凌花式。

  该庙的建筑以建造精致、结构坚实而著称。庙内原有碑刻,其中有明初郑州同知张大猷草书石碑《福赞》、《寿赞》两通,前者碑高1.88米,宽0.83米;后者高1.81米,宽0.8米,笔迹苍劲挺拔,现仅存《福赞》碑。1963年6月20日,由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导游词12

  中原福塔是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项目。中原福塔占地141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8.36亿,高388米,是目前世界第一高钢结构塔,是河南省地标性建筑。

  中原福塔可分为塔座、塔身、塔楼、桅杆四个部分。它外立面呈双曲抛物线状,结构独特、造型优美,从空中俯瞰犹如盛开的五瓣梅花绽放在中原大地。电视塔的设计理念为:塔座为鼎,寓意鼎立中原;塔身为古代的乐器组合“编铙齐鸣”,寓意着河南广播电视塔的宣传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塔楼为盛开的五瓣梅花,寓意梅开五福,花开中原。

  中原福塔是集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会议庆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旅游景点。在这里您可以登世界最高钢结构塔,赏世界最大全景画,品中原最灿烂文化,享高空最惊险刺激。

  2011年1月1日,中原福塔正式发射电视信号,信号覆盖半径120公里,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为中原城市群3600万群众免费提供40余套广播电视节目,为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构建和谐中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层: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设儿童职业体验馆。儿童职业体验是近几年引入我国的大型儿童益智娱乐项目,馆内设施为3-12岁儿童量身订制,孩子是这里的主人,他们可以在数十种行业场馆、逾百种职业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如医生、警察、记者、宇航员、消防员、服务员、摄影师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可以体验真实的社会活动,了解现代社会的组织架构,提早与喜欢的工作邂逅,从而发现未来的择业方向,搭建从兴趣到职业之间的桥梁。这里是孩子的乐园,也是家长发现培养孩子特长、孩子潜能的地方。

  2层: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主要为旅游观光提供配套服务,包括游客服务中心、贵宾接待室、新闻发布厅、旅游商品店、品牌快餐店等。在这里您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更深入的了解电视塔,还能买到理想的纪念品,同时可以享用多种快餐、美食。

  塔内设有4部高速电梯,您可以在1分钟内从2层乘电梯直达268米的塔楼顶部,饱览郑州秀色。

  98层:标高256米的“空中一号”旋转餐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旋转餐厅将为游客提供中、西自助餐,旋转一周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大家可在欣赏郑州美景的同时,品尝中西美味。

  97层:室内观光层标高251米,面积约800平方米。该层设置有祈福屏、空中邮局、摄影台、旅游纪念品专柜及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当游客按动祈福按钮时,祈福屏便会出现祈福语和吉祥画面;空中邮局旨在让游客从中原最高点以明信片的形式遥寄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同时还能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明信片。

  在这里,北面可欣赏到CBD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古塔型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的迷人风姿;西面尽览郑州二七纪念塔、裕达国贸等高楼林立的郑州城市风光;南面可以看到造型独特的航海体育场和绿意盎然的田园风韵;东面可以一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代风采。

  99—101层:室外观光层,建筑面积1200平米,分上、中、下三层,最高处268米。伫立在268米高的塔顶,借助高倍望远镜眺望,南面可以看到新郑国际航空港;北面可以看到蜿蜒曲折的黄河、雄伟的黄河大桥、黄河风景区及炎黄二帝巨塑;西可观伏羲山胜景,东可观古都开封风貌。该层设有冒险刺激体验项目——“云中漫步”,即在塔体外围加固不同形状的透明玻璃地板,让游客在268米高空环塔游走,体验高空惊险刺激。

郑州导游词13

  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原名城隍灵佑侯庙。该庙始建于何时,文献缺乏确切记载。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该庙坐北面南,山门、前殿、戏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等,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层次分明,布局结构合理,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整个建筑红砖绿瓦,画梁雕栋,既凝重端庄,又古朴典雅,是郑州市绝无仅有的明清建筑精品。其中丈五左右的`歇山式双层戏楼,堪称郑州之最。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左右对称,绝妙异常。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时节,台上古乐喧天,丝弦阵阵,台下游人如痴如醉。加之杂耍、民间工艺品,各种名优小吃缤纷上市,更给城隍庙平添不少光彩。解放后,政府又拨款对其进行整修,并重塑城隍金身,终使这座有着五百年“庙龄”的古建筑群,再获新生。

郑州导游词14

  郑州是座古城。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朝重要的都城。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灿烂的文化。以夏、商、关、郑、汉五个朝代为首都,以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八个朝代为国家。辖区内发现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大河村、秦王寨等类型的仰韶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据史料记载,黄帝的出生地轩辕山位于郑州市新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于夏朝的阳城(今郑州市登封),王上钟鼎迁都于?封蜀(今郑州市)优于关(今郑州市),可见历史上郑州曾长期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开始设置荥阳、巩、荆、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海上富庶之冠”的世界都城。之后,在郑州先后设立荥阳县、豫北地区、兴邮地区。隋三年(公元583年),兴州改为郑州。隋十六年(公元596年),任国家行政长官。管城作为郑州,治理国家,成为郑州的`政治经济中心。杨迪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成为中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汴京建立北宋都城后,郑州属于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府,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两次升直隶州。

  本世纪初,由于郑州平汉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1923年,郑州爆发震惊中外的“27”大罢工,谱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篇章。1929年至1931年间,郑州曾弃郡立市。1948年10月22日,郑州市正式成立,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导游词15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崛起的现代商业城市。

  她依偎在黄河南岸,嵩山以东,与开封、七朝、九朝古都洛阳接壤,东南临黄淮平原,辖5市1县6区。郑州位于北京以北760公里,武汉以南514公里,连云港以东570公里,西以西480公里。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记录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旅游区、大河村遗址为主的中国特色黄河文化旅游群,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区,为郑州增添了无限魅力。

  郑州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日照充足,旅游活动不受季节限制。尤其是严冬初春来到郑州,不仅可以享受到“雪飘冰冻”、“春寒料峭”的乐趣,还可以享受到淡季的`优惠价,让您的旅途更加愉快。但是冬天在郑州旅游,又冷又干,要穿羽绒服或者外套。春秋两季,气温适中,可以穿毛衣和风衣;夏天炎热多雨,注意携带雨具。

  面积: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1013.3平方公里

【郑州导游词】相关文章:

郑州导游词(15篇)08-21

郑州海洋馆作文02-14

温馨导游词山西导游词07-02

写黄山导游词-导游词范文06-09

经典导游词05-18

导游词06-01

经典的导游词11-16

旅游导游词08-21

夏威夷导游词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