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辨别方向的说课稿最新
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辨别方向的说课稿最新
更新时间:2024-02-13 07:19:03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辨别方向的说课稿最新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辨别方向的说课稿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辨别方向的说课稿最新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体会确定物xx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了解物xx置的方法。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xx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xx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介绍位置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3、学习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三、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四、检测拓展

  练习五第2、3、4题

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辨别方向的说课稿最新2

  说教材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我设计了本堂整理与复习课。

  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整理与复习课应该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xx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课堂的xx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整堂复习课我都只做引导性的xx,让学生成学习的主人,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向大家介绍我本堂课的设计思路:(课件显示)

  一、课前xx,搜集问题,明确复习重点。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首先xx:“同学们,你的方向感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很好,有的说一般,也有的说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平面图上的方向很容易确定,而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仍然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了自己本单元的学习现状,产生了复习的需要,也明确了这节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二、回忆整理,唤醒旧知,形成知识系统。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少,为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且渗透整理知识的方法,我引导性的xx:“同学们,你知道了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期认识了这八个方向(课件);接着有学生补充道:“老师,我知道平面图上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这些方向的。”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些生活辨认方向的常识。我将学生的`发言有序的进行了板书,通过他们的回忆整理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知识主要分为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课件)两大知识系统。

  三、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培养应用能力。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首先是复习的是平面方向。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我出示了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地区图(课件),让他们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在湖南的位置。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交流当中,有的学生还自告奋勇的要当讲解员,为全班介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二个层次是复习生活中的方向。这是学生知识比较薄弱的部分,也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采用顺时针定位和“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课件)。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说:“老师,我觉得顺时针定位很方便,只要我记住了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就不会搞错了。”而对于左右区分得很好的学生,则比较喜欢用“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学生只要记住了生活中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再转动自己的身体,就能很轻松的辨认方向了。这里我想将“身体定向器”作一个示范,比如:当你面向东时,首先确定相对的一面是西。怎样确定南和北呢?这时我们利用“身体定向器”,右边是东,就转动身体将自己的右侧对着东,现在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针对学生学xx存在的差异,我重点复习了“身体定向器”的应用,在教室里模拟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第三层是综合运用。复习课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应该是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了辨认方向,就要加强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此,我先让学生争做“最佳小导游”:介绍从学校到烈士公园怎么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方向,对行走线路进行描述,使方向的知识由具体转化为抽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米老鼠走迷宫”的游戏,请学生按照米老鼠的要求:用1厘米xx实际长度100米,根据提示在在纸上画线路(出示课件),使方向的知识又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画好以后发现:

  老师,这条迷宫线路原来象个数字5!”大家都兴致勃勃的举起来展示,并且意犹未尽的要求继续画。这时我改变游戏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想,这次不能动笔,只能听米老鼠的提示在脑海里把这条线路画下来(出示课件):先向东走200米,然后向西南走300米,最后再向东走200米。学生睁开眼睛不约而同的说:“是个英文字母Z!”这既满足了学生继续游戏的要求,又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使方向的知识最后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继续追问:“刚才这条是米老鼠上学时候的路线,如果它放学后要沿原路回家应该怎么走呢?”一个学生抢先答道:“老师我知道,那这条线路正好和刚才的相反,是先向西,然后向东北,最后再向西!”学生的回答让我不得不为他们喝彩,同时我补充道:“刚才我们用1厘米xx实际长度100米,其实就是用到了以后的数学课中要学到的比例尺的知识。”

  总之,整堂复习课,我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出发,产生复习的愿望,让不同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