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生活总结解梦网名签名疑惑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说课稿 >

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1-06 17:54:12
  • 相关推荐
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10以内的相邻数》。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六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10以内的相邻数》是黑龙江省学前班用书计算下册的内容。教材是在幼儿认识了10以内的数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邻数的学习也为后边学习按群计数、顺数、倒数等内容奠定基础。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简单的说可以包含了数、量、图形与空间、逻辑与关系四大领域。数以及数与数间的逻辑关系是事物各种属性关系在人脑中引起的综合反映,复杂且不易理解。在近日的课间活动中观察发现,幼儿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经常听见小朋友说:“我的邻居家有个小弟弟,经常来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邻居,我们是好朋友等。”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我设计了这堂《10以内的相邻数》的教学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和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二、幼儿情况分析

  经过了幼儿园和上学期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根据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通过启发谈话、创设情景及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相邻数的过程中,我以帮助小动物找邻居为导线,让幼儿自主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

  三、目标确定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标:

  1、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能找出10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即某数比前一个数大1,比后一个数小1,并能根据这种关系迅速找出相邻数。发展幼儿的比较、判断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要求幼儿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引导幼儿知道小邻居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

  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四、教法与学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为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活动中我采用的教法是:启发谈话、情景创设、猜测判断、游戏等教学方法;学法:让儿童在看看、想想、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六、教学流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为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邻居”的含义。

  年龄特点决定了学前幼儿的思维特性,他们对抽象的事物不感兴趣,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枯燥无味的讲解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我针对幼儿的这种特点,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

  请小朋友们看(幻灯出示图)大森林里的小动物别墅盖完了,小动物们都搬进了宽敞漂亮的新家。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小兔子的邻居是谁?通过让幼儿给小动物找邻居,理解邻居的含义,为幼儿继续学习相邻数扫清障碍。

  2、启发诱导,及时小结,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由小动物有小邻居过渡到数字宝宝们也有小邻居:小朋友们,小动物有邻居,我们认识的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小邻居。(板书贴出1-10十个数字)指名幼儿顺数和倒数。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找出2的小邻居,接着教师小结:数字宝宝的小邻居有个特殊的名称叫相邻数,突破教学重点。

  再让幼儿找出其他数的相邻数,使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在此基础上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启发引导幼儿找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游戏巩固,扩展思路加深印象。

  数学知识的接受是要过程的,尤其是对学前幼儿,需要不断强化,来加深理解和认知,最后达到内化的效果。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强化新知。

  (1)小动物去游乐园,坐过山车。(幻灯出示图)

  让幼儿找某个小动物坐几号车,它的小邻居都是谁,分别坐几号车。

  (2)游戏:找10个小朋友,每人手拿1张数字卡片,教师或幼儿任意说出1个数字,然后,拿这个数字相邻数字卡片的小朋友向前迈一步。

  (3)联系实际,让幼儿找前后左右的小邻居,并说说平时怎样与小邻居相处的。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渗透思想教育。

  4、课后实践作业:希望每个小朋友回家让妈妈领你看一看你家楼上楼下的邻居,问一问,他们都姓什么,家里有小朋友吗?你家平时是怎样与邻居相处的,明天说给大家听。

  本节课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数学说课稿2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

  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数学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过程”这四个部分来汇报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七(上)的第七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种画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因此,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并能写出简单的说理过程;

  3、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方法的归纳、提炼;

  例2教学中的辅助线的添加。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布鲁纳说过:“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得知识的一切形成。”所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同时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亲历观察、发现、探究、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现及发展的过程。在新知识学习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适当的启发。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发现.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道具“纸带”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承前启后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L3相交,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提问:如果∠1=∠5,直线L1与L3又有何位置关系?

  此问题旨在复习原来的知识,从而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2、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因此在复习好旧的知识后马上提出新问题。

  问题:如何判断一条纸带的边沿是否平行?

  要求:

  1、小组合作(每组4人,确定组长、纪录员、汇报员等进行明确分工);

  2、对工具使用不做限制。

  对于要求一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希望可以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而在最后当汇报员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而在要求二中明确了对工具不做任何限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会使我们的方法多样。

  最后可以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罗列,问其根据,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总结学生的各种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推二画三折。

  ⑴.推平行线法。经过下边沿的一点作上边沿的平行线,若所画平行线与下边沿重合,则可判断上下两边沿平行;

  其实我们知道这种画法的依据就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而除这样的推法外学生也会想到用画同位角的方法来说明。就比如第2种情况中。

  ⑵将纸带画在练习本上,作一条直线相交于两边,如图所示,用量角器量出∠1,∠2,利用同位角相等,来判定纸带上下边缘平行;

  而有些学生可能想到直接在纸带上画,直接在纸带上作一条相交于两边缘的直线,因为纸带局限了作图,因而可以利用的只有∠2、∠3、∠4。用量角器度量学生会发现∠3=∠2,∠4+∠2=1800。

  ⑶折的方法。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演示和归纳,学生就对平行线的新的两种判定方法有了自己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请学生模仿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形式请学生给出总结。应该说这时候学生的情绪会很高,通过自己的动手发现了平行线判定的其他方法,此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利用动态再来演示这两种判定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给出板书。在多媒体课件里可以是一句完整的表达,而在板书时,为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只简单地记为:

  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其实在教材中对这两种判定方法的编排里,它是先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教学,然后再经过例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方法巩固加深,然后再从开始的引题里让学生寻找同旁内角的关系,从而引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种判定方法。而我在对这节课的处理上则是直接利用“纸带问题”引导学生先得到这两种方法,而后再是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巩固、应用。

  3、 初步应用,熟悉新知

  “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给出以下两个小练习,意在对平行线的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解。

  找一找,说一说:

  1.课本练习: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

  ⑴若∠1=750,∠2=7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⑵若∠2=750,∠3=10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2.根据下列条件,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图(1)∠1=1210,∠2=1200,∠3=1200;

  图(2)∠1=1200,∠2=600,∠3=620。

  对这2个练习可直接由学生抢答,并说明理由,因为题目简单又由这样抢答的方式,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此时马上推出范例教学。

  例2、如图∠C+∠A=∠AEC,判断AB和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确定例题是难点,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 根据已有的条件与图形,无法解决问题时,要添加辅助线。

  2、 将推理过程由口述转化为书面表达形式,这也会让学生感到一定困难。

  因此在本例题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地位,启发学生思考当遇到要我们说明两直线平行的时候,应该要从已知和图形中寻找什么?这时学生会总结学过的三种判定方法,然后再要求学生在本题中是否存在满足这三种判定方法的条件?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在没有防碍题目的前提下对图形做适当的改变,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辅助线。

  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说一说,写一写:

  1. 如图,∠1=∠2=∠3。填空:

  ⑴ ∵ ∠1=∠2( )

  ∴ ∥ ( )

  ⑵ ∵∠2=∠3( )

  ∴ ∥ ( )

  2.如图,已知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1+∠2=1800。请说明L1与L2平行的理由。

  练习的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动手。

  说明:练习1由学生个别回答,其他学生更正,教师作注意点补充;练习2由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同练,对于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在巡视时可做提示,最后集体批阅。

  因为我所面向的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总体的素养相比较市直属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我在对练习的选取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课内练习,我想教材之所以为教材总是有他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取性。当然对于好的学校或者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给学生做适当的提高,数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它又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编排题目的时候我也特意找了关于这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一种实际的背景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对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情况随机来定,课内有时间,可以让同桌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假使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留给学生在课后思索,但是不作强制要求。

  附加题:

  ⑴小明和小刚分别在河两岸,每人手中各有两根表杠和一个侧角仪,他们应该怎样判断两岸是否平行(设河岸是两条直线)?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⑵一个合格的弯行管道,当 ∠C=600,∠B= 时,才能在经历两次拐弯后保持平行(AB∥CD)。请写出理由。

  5.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用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索本节课的收获

  提醒学生在这两方面思考:

  ⑴在实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

  ⑵如果要判定两直线平行时,我们可以联想到……

  6.布置作业 :

  结合教材上的课外练习与浙教版作业本,选择适当的作业题,避免重复。

数学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环形面积,我将从这几方面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我以“探究式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

  二、 教学背景分析

  在教学中,我倡导有效学习,有效学习等于把握教材的本质加研究学生。

  对教学背景的分析,我从教材内容和学情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环形面积》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93页例3的教学。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过了直线图形及圆面积(曲线图形)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能进行熟练的求圆的面积,这些都是学习环形面积的基础。学习环形面积既是对圆面积公式的巩固,又能使学生把成圆环的本质,在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中,例3承载了三个教学任务:

  1、通过一个茶杯垫的外形,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环形,环形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用简洁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知识的枯燥,教材资源的贫乏,教师要力求让学生经历过程,自主发现,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

  1、了解学生已有经验对环形面积公式推导有何影响。

  2、了解学生对环形这个图形的初步认知。

  3、了解学生在计算环形面积时所产生的困难。

  所以在课前,我对六二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我发现:

  (1)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非常熟悉,任意给出圆的半径、直径或者周长,学生都能正确、迅速地求出圆形面积。

  (2)对于“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你能组合成什么图形”这道题的测试,班中有50%的学生画出了环形,并且知道该图形的名称。

  (3)对于计算题的检验:3.14×5.5×5.5- 3.14×4.5×4.5,学生大部分都能应用乘法分配律把3.14提取出来,但是5.5×5.5-4.5×4.5就单纯的利用计算求出得数。

  (三)我的思考:

  基于对学情的调研和分析:我发现圆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掌握环形面积是个很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进行迁移,但是学生对于环形凭已有经验虽然有些了解,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环形中两个圆位置的关系。另外学生对于平方差公式的遗忘,直接对于计算的简洁和正确起了制约作用。

  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教学经验,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如何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并能用简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环形,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简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环形的空间观念。

  四、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实践操作,引入新知

  1、复习圆面积公式

  我们每人的桌上都有半径是10厘米的圆,谁能告诉大家,求一个半径是10厘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文字公式、字母公式、列出算式。

  【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用S=Пr2公式计算圆的面积,为学生探求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做好铺垫准备】

  2.提出小组操作要求。

  (1)在半径10厘米的圆中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

  (2)把这个半径5厘米的圆剪下来(不要求完整),求剩余图形的面积。

  (3)你能给你的新图形起个新名字吗?

  【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提高速度】

  3.展示学生作品。

  这里就有个要求,教师一定要巡视,把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展示到黑板上。

  学生依次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并且给自己的图形命名。

  4.找不同、找相同。

  通过刚才学生的表述,你发现这三幅图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不同:剪出的图形形状不一样。

  相同: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列式。总结出板书:

  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ΠR2-Πr2

  Π(R2-r2)

  前两个公式,学生总结起来比较容易,而第三个公式,通过课前测试,学生也能理解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

  预设:如果有的组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解答这道题,教师就叫其展示。如果没有出现这种做法的话,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课件闪烁“(R2-r2)”看到这个,你想到了什么呢?进而复习平方差公式,告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这样可能有助于帮助你提高速度。介绍这个公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

  Π(R2-r2)

  =Π(R-r)×(R-r)

  5.学生发现

  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呢?

  【课前设计这个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无论这两个圆的位置怎样变化,只要小圆在大圆内,求剩余部分就是求他们的面积差。】

  6.拓展

  学生得出结论后时候,教师出示

  你知道这两个图形中,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的差是多少吗?

  进而通过大圆、小圆的六种:内切、内含、同心、相交、外切、外离等不同位置关系说明了:无论两个圆的位置怎样变化,只要求它们的面积差,都可以运用这个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从变化的图形中找到不变的规律,得出阴影面积计算的一般求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认识环形

  你们都给你们的图形起了名字,能说说吗?

  学生很快能说出环形

  教师马上追问:这几个都叫做环形吗?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叫环形呢?环形有什么特征呀?

  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环形呢?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同心圆面积的差,才是环形。并且感受到环形的广泛应用。】

  2、认识环形的各部分名称

  因为有了圆的基础,环形的各部分名称,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环宽这个概念,为了以后实际应用扫清障碍,要明确:

  环宽=大圆半径-小圆半径

  环宽=(大圆直径-小圆直径)÷2

  【环宽的深入研究,也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圆形面积的求法,提供依据】

  3、判断:

  (1)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成为一个环形.( )

  (2)一个环形,外圆半径是4厘米,内圆半径是2厘米,计算这个环形的面积列式为: 3.14×4 -3.14×2 ( )

  4、变化延伸,探寻规律

  下面,那个图形是环形?阴影的面积相等吗?如何求呢?

  【出示一组题,引导观察思考,检测学生对环形的认识、面积公式的理解是否到位】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画出环形,并求面积

  (1)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圆规画出一个环形,并且量出必要的数据,求环形面积。你有几种测量方法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点考虑:首先,让学生通过“画”感受环形的特征。同时也纠正了刚才把两外两种情况也叫环形的错误认识。其次,通过测量让学生自主了解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出环形的面积】

  (2)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

  预设1 知道大圆半径,小圆半径

  预设2 知道大圆直径,小圆直径

  这两种情况是学生最常选择测量的,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预设3 知道大圆半径,环宽

  预设4 知道小圆半径,环宽

  预设5 知道大圆直径,环宽

  预设6 知道小圆直径,环宽

  这四种情况在以往的教学中也出现过,但是这样测量的人不多。教师可根据出现情况,灵活引导。

  预设7 知道大圆周长,小圆周长

  因为是现场测量,学生不会选择这种方法,周长用学生手中的工具,无法准确测量。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出示练习题:外圆周长31.4米,外圆周长18.84米,如何求环形面积。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先求出大小圆的半径,再利用公式求面积。

  课外公式的补充:如果一道题给出大小圆的周长,又给出环宽了,还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进行推导。下课想一想,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

  环形面积=(大圆周长+小圆周长)×环宽÷2

  【让学生了解这个公式是有局限的,但是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这种方法在计算上比较简单。通过课外公式的补充,丰富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兴趣。】

  2、开放性练习

  两个同心圆构成一个环形,以O为顶点,大圆半径为边长画一个大正方形,再以O为顶点,以小圆半径为边长画一个小正方形,图中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0平方厘米,求环形的面积。

  四、反思体验,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 我的思考

  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利用公式解答环形面积问题,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怎么能使学生从枯燥的套用公式,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充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呢?

  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把适合环形公式解答的图形真实地显露在学生眼前,再通过小组合作经历过程,自主发现,得出这些阴影部分的面积。在变中求不变,把这些图形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环形”单独进行学习。最后让学生给出已知条件求环形的面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充分发挥,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获得知识。

  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和自己以往的教学有三点不同:

  1、教师引导学生从变化的图形中找到不变的规律,感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练习颠覆了以往教师出题,学生计算的状况,而是从学生课堂中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中,选择合适的题目类型进行教学。这样既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索中的问题,又让所有习题类型贯穿于一个情境之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进行了课外知识的延伸。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数学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叶新颖。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集合。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教学思路,具体的思路如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

  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

  集合A={2,3,4,6,9}a=2因此我们知道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举例)集合A={3,4,6,9}a=2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注:

  (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1,2,3,4,5},{x2,3x+2,5y3-x,x2+y2},;例1.(课本例1)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例2.(课本例2)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x2+3x+2}与{y|y=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习题1.1,第1-4题。

数学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事件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来学习如何预测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预测随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日常生活、自然、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本单元知识,无论是今后继续深造(高中学习概率的乘法定理)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概率的概念比较抽象,概率的定义学生较难理解。

  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小单元教学,本节课安排让学生了解求随机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概率的意义及求概率的方法,为下面学习求比较复杂的情况的概率打下基础。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通过多次重复实验,用频率预测概率的方法,以及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难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和用列举法求概率过程中在各种可能性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可能发生的总数及总的结果数的分析。

  二、目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频率预测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方法。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试验和统计的结果,进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概率的精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所震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对数学价值观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经历知识(概率定义计算公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并能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序组织学生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体现“教” 为“学”服务这一宗旨。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引导学生探究

  精心设计问题一,学生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一方面复习前面学过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理清知识障碍,二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概率(如何预测随机事件可能性发生大小)。引导学生对问题二的探究与观察实验数据,使学生了解概率这一重要概念的实际背景,感受并相信随机事件的发生中存在着统计规律性,感受数学规律的真实的发现过程。

  2、归纳概括

  学生从试验中得到的统计数字及概率呈现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这一规律,让学生明确概率定义的由来。

  引导学生重新对问题一和问题二的探究,分析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全部可能发生结果中所占比例,得到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公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逻辑分析,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又让学生明确用列举法求概率这一简便快捷方法的合理性。

  P(A)= = = (m

  3、举例应用

  ⑴引导学生对教材书例题、问题一、问题二中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探究,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⑵引导学生对练习中的问题思考与探究,巩固对概率公式的应用及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深化发展

  ⑴设置3个小题目,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总结,加深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

  ⑵让学生设计活动内容,对知识进行升华和拓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说课稿7

  一、活动目标

  1.能在1~5的数字中找出数字5。

  2.能将数字5与有5个元素的物体集合匹配。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数物匹配

  说明

  1.认识某数的主要标志是理解该数的实际意义。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即排除物体的外部特征,抽象出物体的数目特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进行各种数物对应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难点,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排列、形状等因素的干扰,抽象出物体的数目特征。

  说明

  由于中班上学期幼儿的概括水平还比较低,要他们从不同排列、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1~5的数字卡,动物印章,大串连(玩具)。水果、动物、汽车等卡片、盒子。

  2.环境创设:在数学活动区内放置以上的物品,供幼儿操作探索。

  四、设计思路

  抽象能力差,不能排除物体外部特征的干扰是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主要障碍。活动设计应针对这一特点,为幼儿安排操作探索活动,让他们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数物对应操作,逐步提高概括能力,达到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语言是幼儿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概括的桥梁。设计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帮助幼儿完成对数的实际意义的抽象。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分组讨论—>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体验数物之间的关系。

  说明

  操作探索环节中有四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按顺序操作。

  (1)数物对应。幼儿操作如图一的卡片,即在圆圈内放上物体。

  (2)按数取物。幼儿操作如图二的卡片,即在每个数字下面挂上相同数目的大串连。

  (3)按物取数。幼儿操作如图三的卡片。即在圆圈内放上相应的数字。

  (4)按数目分类。要求幼儿按卡片上物体的数量分别放入相应的数字盒内。

  2.通过分组讨论使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

  (1)让幼儿找出能用数字5表示的物体卡,并说明理由。

  (2)让幼儿寻找活动室内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物体集合。

  (3)找出放错的物体卡片,并设法改正。如:5的下面出现了4只苹果,幼儿可以取下卡片放在4的下面,也可以卡片上贴上一个苹果。

  3.通过巩固操作,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通过材料的改变,如不同的动物、交通工具、水果等,提高抽象概括的要求,巩固对数字5的认识。

数学说课稿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到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在教学设计上,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会画出它们的图象,以及根据图象指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情况。

  4、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去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2、使学生体会事物是有规律地变化着的观点。

  (四)美育目标:

  通过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研究,渗透反映其性质的图象的直观形象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反比例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性。

  (二)教学难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三)解决方法

  (1)由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发现结论。

  (2)训练,研究,总结

  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的变化趋势又不同,学生初次接触,一定会感到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函数图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手操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函数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鉴于教材和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想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生对新概念接受的困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探究。

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三级年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什么是周长》。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二、说学生:

  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描一描”﹑“摸一摸”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周长意义里“长度”含义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但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等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学习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教学难点是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估一估”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准备了各种

  平面图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测绳等教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软尺,彩笔、直尺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森林里举行“森林运动会”马上要举行的是小蚂蚁短跑比赛的情境,用小蚂蚁的话来告诉同学们:它跑了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从而引出新课。通过实践这一环节,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设计了

  (1)画一画

  让学生用彩笔画出手中树叶的边线,并说出打算用什么方法画。学生画好后选一幅贴黑板上。课件出示小蚂蚁说的话,然后问学生:它的话中哪个关键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周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这时候再让学生能从我们身边找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小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已知的图形或物体上去找、摸周长,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路,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周长在图形上”,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周长的认识由事物上升到了半抽象,再让学生去摸一摸,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师生小结板书周长的概念: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思考、讨论。

  课件出示:”<”有周长吗?

  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含义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1、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而我做了,我就理解了。依据这样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先估计老师的腰围,然后动手量一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量。首先用课件出示测量注意的问题,接着学生互相量腰围,及时反馈量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个时候,我向同学们灌输发展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的思想,让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5。拓展联系,深化新知

  为了及时巩固内化新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生活化。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的练习

  第一题:课后练习1:描出不同图形(不规则)的边线这是为了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第二题:课后练习2: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价值。

  第三题:出示练习3:比较几个不同形状图形的周长是否一样。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周长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7、布置作业

  (1)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

  (2)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12厘米的图形(每格边长1厘米)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

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幼儿大班的学习内容——排序。排序这部分知识已经安排学习过大小、粗细的教学内容,在这基础上再继续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教材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进行自主发现其规律特征。I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为:1)过操作活动,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继续排序。2)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感受活动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懂得发现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而教学难点是让幼儿会画出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

  二、说教法和学法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景引入法: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演小品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观察法:活动中通过安排幼儿观察两种范例图,引导幼儿发现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建构知识系统。

  3、自主探索法: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士制作过程。

  三、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思路意图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幼儿学习按大小、精细的规律特征排序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境为主线、活动为梳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察图形”、“动手画图”、“制作头饰”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二)、教学方案

  1、以淡话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小品表演)

  2、学习发现有规律的排序。(1)引导幼儿学习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出示范例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案的排序规律。(2)完成的排序挂图,与幼儿一起寻找挂图中的排序规律。(3)幼儿动手操作,按顺序有规律进行继续排序,教师观察、指导。

  3、制作头饰(1)提供材料,让幼儿为自己设计一个头饰,要求幼儿要按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序。(2)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和别人做的不一样。

  4、活动延伸,让幼儿用实物,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序。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小品表演形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且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的现实起点,直接了出示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的挂图,然后让幼儿观察寻找图中的规律,顺着幼儿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幼儿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图形,建立知识表象使幼儿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相信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舞台。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课中我设计“制作头饰”,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体验和巩固,一定会加深幼儿对排序的认识,又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的知识,还会培养了幼儿创新的能力。

数学说课稿11

  一、说设计意图:

  积木是幼儿常见的玩具,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喜欢搭积木,他们们搭出的建筑各式各样。《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大班下学期,孩子们已有一定的空间概念,因此我设计了《数正方体》这一数学活动,旨在发展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能力,建立起图形和数量的关系。

  二、说活动目标:

  1 、学习有序地观察,正确点数正方体的数量,体验数形关系。

  2 、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3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乐意接受挑战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难点:学习有序地观察,正确点数正方体的数量,体验数形关系。

  三、说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正方体、电子白板、投影仪、正方体积木若干、操作纸2张、笔等。

  四、说教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课件演示法。

  2 、操作练习法。

  3 、观察记录法。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一、复习认识正方体;二、看实物数正方体;三、学习数正方体的方法;四、复习、巩固数正方体的方法。下面我就具体来说一说。(一)复习认识正方体。

  (点击课件:出示一个正方体)

  请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接着总结正方体就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合的形体。(并点击正方体展开图。)在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和孩子们复习了正方体的特点,并播放了动态的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具有开合功能,使孩子们看起来更加直观,同时也加深了孩子们对于正方体的认识,为后面的数正方体活动做了铺垫。

  (二)看实物数正方体。

  1 、(点击课件:出示喜洋洋图片)

  (创设情境)喜洋洋今天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数正方体。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喜洋洋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孩子们易于接受,也更容易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2 、看图片来说出有几个正方体搭建而成。

  (点击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片)因为这幅图相对比较简单,没有遮挡,所以可以请小朋友一起来回答,老师在课件上做上记录。

  (点击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片)这里有几个正方体呢?可能有的孩子会说6个,有的孩子会说7个。这里可以追问回答是7个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是6个,而是7个,让孩子们说出被遮挡住的那一个积木。(接着点击课件出示下一幅分解图)让说6个的孩子看清楚被遮挡住的那一个积木。在这里,可以请小朋友上来写上数字7,这样就加强了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点击课件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小朋友看看这里又有几个正方体呢?如果小朋友说出了不正确的个数,那么可以请他上来看着图指一指,这样就可以发现他哪里漏数了,然后大家一起来帮他纠正。接着播放一段视频,让孩子们看到刚才那些被挡住,容易漏数进去的积木。

  在这一环节,我先后出示了3幅图片,图片由易到难,最后一幅图被挡住的有2个,通过观看分解图片、录像视频让孩子们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有一定的空间概念。在这一环节中也体现了电子白板的优势,在一个页面上我就可以点出录像,很是方便,这是其他课件所没有的功能。

  (三)学习数正方体的方法。

  上一个环节是请孩子们看实物积木数正方体,这一环节过渡到看图示数正方体。刚才我们数积木的时候可以移动,把遮挡住的积木移开来,那现在看图示不能移动了,我们怎么数呢?

  1 、看图猜测和验证。

  (点击课件出示一份操作纸)

  请孩子们看一看,猜一猜有几个,然后把猜测结果记录下来。接着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猜测的结果取相应数量的正方体积木来搭一搭,看看能不能搭出图纸上的图形。成功与否请小朋友在括号里做个记录。

  2 、交流操作结果。

  请成功的小朋友上来介绍自己用了几个正方体积木搭出来的,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

  数出来的。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是一层一层数的,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是一幢一幢数的,还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先数外面的,在数里面的。

  那哪一种方法又快又不会漏数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正方体看成一幢幢小房子,这幢是1层,我们就在上面写1,这幢是2层,我们就在上面写2,这幢有3层,我们就在上面写3,这幢有4层,我们就在上面写4,然后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得到了正确的正方体个数。在分享这一好方法时,我把这些立方体画上了不一样的颜色,并把前面的做了透明化处理,这样看上去一目了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

  (四)复习、巩固数正方体的方法。

  1 、运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记录。

  (点击课件,出示一幅正方体图示)和孩子们一起运用刚才分享的数正方体的方法来数一数这幅图有几个正方体。

  2 、(点击课件,出示一份操作纸)人手一份操作纸,请孩子们运用刚才的方法数出正方体的数量。

  3 、交流操作结果。

  在这里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记录自己的结果,尤其是可以请几个做错的小朋友上来写一写,看看他错在哪里,大家一起帮他纠正。这一点,就是白板的好处了,写错了可以擦掉重新再来,也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了数正方这一简单、方便、快速又正确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分运用了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既增强了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也能让孩子们看得一目了然,便于孩子们的学习,同时也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环节层层递进,从易到难,活动中让孩子们动手操作、验证,体现了孩子们自主探索的过程,另外在讲评环节充分利用了白板可反复擦写的功能,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果。

数学说课稿12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负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几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从整个小学数学编排体系来看,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将为以后学习有理数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水平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教学时要合理运用直观手段,结合具体情境,促进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生在亲身经历负数学习过程中,获得数学经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难点也是(负数意义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以情景教学法,

  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个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探究新知时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分享,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呈现实例)

  课件出示一些数读一读,分分类,进而归纳出我们以前都学过些什么数?学生回答自然数、分数、小数。师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数(板书认识负数)其实负数就在我们身边,出示主题图。

  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交流,再进行汇报。通过例1主题图,学生们发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数表示不同的温度,并且观察到了温度表示中出现了负号,(板书0℃—3℃)他表示什么意思?最低温度是0℃,最高温度是3℃。(板书—3℃—2℃)他又表示什么意思?最低温度是—3℃最高温度是2℃。接下来学生自学第2页下面的内容,汇报学习内容。学生指出0℃(板书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板书—3℃),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板书3℃),通常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读作三摄氏度。此时教师让学生完成书上表格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让学生更好体会添加“+”“—”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负数也随处可见,出示例2主题图,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收支明细,让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说一说这些数表示什么?—500表示支出500元,500表示存入500元,学生发现,500和—500,符号不同,后面的数相同,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接下来学生自学第三页内容,汇报交流。学生总结了三个方面,一是负数的产生和表示。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比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收入和支出。像3、500、4。7这样的数是正数,在这些数前面添上负号,如—3、—500、—4。7等这些数就是负数。二是负数的读法。先读“负”再读数,如—3读作负三(板书)正数前面的“+”可以不写,如果为了与负数对比,也可以加上正号,如+3读作正三(板书,同时板书负数正数)三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负数

  (三)分层训练,实践应用

  针对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夯实对负数的认识,完成课后“做一做”第1题,理解负数的含义。然后完成第2题,学会区分正数和负数,巩固深化教学内容。

  (四)反馈总结,反思提升

  课程最后通过引领学生回顾正数负数的概念、读法、写法,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五、板书设计

  这是本课我的板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认识负数

  0℃—3℃ 3℃ 3正数

  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2℃ —3℃ —3负数

  结尾: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做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感受数学生活化,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目标。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13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教科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 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 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 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 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 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 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 培养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 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 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 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 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

  不易理解, 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 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 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 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 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 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 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 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 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 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 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 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 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并教给学生"多 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 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 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 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 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 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 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 5°C 用 5 表示。

  (2)零下 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 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 0 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 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 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 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 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 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 因此标上箭头指明 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

  1、2、3…负数反之。 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 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 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 "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A、B、C 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 和 F 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 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 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 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 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 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 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 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 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 23 页的例

  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 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 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 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 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 23 页练习

  2、课本 23 页 3 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 P 与表示有理数 3 的点 A 距离是2,

  (1)试确定点 P 表示的有理数;

  (2)将 A 向右移动 2 个单位到 B 点,点 B 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 再由 B 点向左移动 9 个单位到 C 点, C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则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 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 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 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 并能说出数轴上已 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 25 页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 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 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 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所选用的教材为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 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 说明。(或加教学评价)

数学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4能根据图画提出至少三个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

  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

  1(播放录音)

  (出示电脑画面,有声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蓝猫,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快乐的森林玩一玩!,

  提问:①你们知道蓝猫要带我们去哪里玩吗?(快乐的森林)

  老师板书题目:快乐的森林

  ②你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有美丽的树木,可爱的小动物……)

  老师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动态蘑菇园,导入:蓝猫首先要带我们去快乐蘑菇园听小蘑菇们唱歌

  问题①:通过观察,你看到现在在唱歌的是几个蘑菇呢?

  (通过观察,现在有6朵蘑菇在唱歌)

  师:你再看看,(长出两朵小蘑菇)

  问题②:谁来帮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几朵蘑菇在唱歌了呢?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交流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把左边的6朵与右边的2朵加起来就是8朵

  ②引导理解:列式2+6=8对吗?

  (求一共有多少蘑菇就是把这里的蘑菇加起来就得出结果了,可以是左边加右边,也可以是右边加左边,所以2+6=86+2=8都对)

  小节总结与评价;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蓝猫特意邀请你们去看看森林里的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2,引导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的一共有9只小鹿的字样.再3头小鹿跳舞的画面和音乐.再出示问题:有几头小鹿没有跳舞?

  ①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弄清问题是:

  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②引导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因为一共有9只小鹿,3只跳舞,求不跳舞的小鹿就是用总共的9只小鹿减去跳舞的3只小鹿列式为:9-3=6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再总结方法

  (电脑出示蘑菇和小鹿图的比较图)

  ①提问:为什么求小蘑菇的题用加法解决,而求小鹿的题用减法解决

  ②引导学生明白小蘑菇的题目是求整体的数,即总数,求总数就用加法.小鹿的题目是求其中的一部分.求部分就用减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①出示课件一:(一共有8只小鸭子,水里面有3只,求在岸上的有几只?)

  让学生观察,把题意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8-3=5

  ②出示课件二;(左边有7只小猴,右边有2只小猴,求一共有几只小猴?)

  2+7=9

  ③引导汇报,结合学生回答,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四、完成练习

  五、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小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通过日常观察,时常看见孩子在点数仍然存在于唱数阶段,没有办法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计数。《纲要》指出,"教材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因此,5以内的点数是符合小班下学期需要与发展水平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学呢?我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形象"小鸡",创设"小鸡找妈妈"这一情境来完成本次的教学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二、说目标1.通过游戏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进行按量匹配。

  2.能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难点学习根据数量相互对应的关系按量匹配。

  三、说教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吸引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小鸡找妈妈"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四、说学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鸡找妈妈",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进一步巩固感知5以内的数量。

  五、说活动过程为了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等原则。设计了五个环节来展开:

  首先我以模仿幼儿最喜欢的小动物小鸡来做热身运动,然后以小鸡的叫声为契机,创设情景,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师演示让幼儿数一数有几个鸡蛋,接下来有师引导幼儿自己摆一摆,试一试,数一数,通过操作幼儿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然后提高难度,让幼儿操作实践点物匹配。最终以到鸡妈妈的花园玩玩结束本节课。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说课稿01-06

小学数学说课稿11-02

初中数学说课稿01-06

数学说课稿(精选15篇)05-19

中学数学说课稿11-05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1-07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2-30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01-02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