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1-16 16:48:32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第一课时所学一、二类生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难点:体会老师的勤勤恳恳,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我将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五、说学法:

  本课语言流畅,富于情趣,教学时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设计: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海洋。、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 ,出示紫丁香图片(导入),谁能向大家介绍紫丁香?(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①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图上画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师正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业……)

  ②想象:如果你看到这个情景,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

  (给老师沏茶,给老师唱歌……) 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得读书姿势最正确。

  (二)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试试,行吗?(动画朗读,做好情感铺垫,让学生注意用心体会老师范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评价老师读

  3、自主读书,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小节。

  4、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让她和你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5、谁乐意站起来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6、谁还想读?

  7、你们现在最想听谁来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尊重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充分的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并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紫丁香代表了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礼物,是尊敬、热爱老师的一种真实表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此环节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多边互动,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头空填空: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____;是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你____;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你____;让花香飘进你____的梦里.

  3,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愿,他们多想把这些心愿说给老师听啊.请你们把课文再读一读,读出感情.

  四、寓教于乐,巩固生字。

  同学们读得太棒了,就连一些生字宝宝也想来和你们交朋友,还认识吗?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低段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热衷于一件事,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五、练写生字(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静心书写)

  六、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绿色的枝叶 做伴

  绿叶唱歌 消除疲倦

  盛开的花儿 感谢

  花香 飘进梦里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2

  一、 说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制成飞船形状的字卡、词卡。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训练学生识字写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甚至在说话中创造语言,体现了工具性的特点;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怀。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式的读——小组说——模拟宇航员介绍,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识字中,我先让学生读文自主识字,接着由句——词——字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再次认读,体现识字的层次性。接下来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师生互动,识字——组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研读感悟中,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读、模拟读、介绍读、展示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间或穿插说话训练,真正达到了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运用语言的目的。课标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要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文感悟后,教师依据学生已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基础,顺势而导,让学生谈学习的感受,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感情。接着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产生对网络这一新科技的喜爱,最后鼓励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再查资料,把语文课堂扩大到了课外,走入了学生的平常生活当中。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美丽的太空画面,让学生观看。

  (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师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并鼓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3、师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点缀着无数颗美丽的星球,它们看上去似乎彼此离得很近,但实际上却相隔非常遥远。在广阔无垠的太空里,藏着无穷的奥秘。看到如此美丽的太空画面,你想说点儿什么?指名谈感想。师顺势利导: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游一番,你们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自由说后,师导入课题:如果在太空生活,许多事情都会变得非常稀奇而且还有点“古怪”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太空生活有关的课文。(板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后)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贵有疑,疑而促思。学生产生“想知道”的愿望后,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能激发学生去通过读书探究的迫切愿望。)

  2、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3、汇报读文:采取个人展示读、小组竞赛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顺。

  (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能满足低段学生好表现的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三、引导学生识字:

  1、学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读几遍,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领读、齐读,师生共同正音。

  2、从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词,去掉其余部分,学生认读生词。

  3、去掉上述词中其余部分,只留生字,让学生认读并自由组词。

  (由句——词——字的认读,根据难度不同,有层次地多次再现生字,让学生随文识字,既是新授,又是复现。在读的过程中,生字不断复现,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

  (生生互动,使课堂呈现出平等、和谐的氛围,测读形式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5、师生合作认字:师拿出字词魔方,任意翻转各面,学生开火车认读。

  6、学生再读文,读通顺,读流利。齐读或小组接龙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识字和接龙读书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显得生机盎然。师生互动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记字的方法,看谁记的最多,方法最好。

  2、学生汇报交流,师适当参与,给以启发性的引导。

  3、仿照“读读说说”给生字组词。

  (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肯定他们的个体体验,以展示才能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让识字方法异彩纷呈)

  五、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不束缚、不牵引学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与发展。)

  2、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板书: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3、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全篇)大声朗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根据教学设计,我将按以下步骤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情;四、说教学程序。

  一、 说教材

  《慈母情深》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 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文本细读、质疑引导、合作交流、听读学习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三、 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而且前面学了一篇有关父爱的精读课,对于这篇略读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了,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或问爷爷奶奶,了解当年的情况,帮助突破本课的难点。本课是略读课,但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主要通过品词品句,以读悟情、讨论交流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四、 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首先,新课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复习古诗《游子吟》导入新课。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已学知识,唤起了学生对母亲的感情;一方面又顺理成章的引开了课文;

  其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让学生带着“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细读文本,品味感悟。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对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细细地品味感悟伟大的母爱;

  最后,总结与拓展。通过向学生质疑:“本文通过讲述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来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中心。由于本文的重难点是“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所以,我设计了“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活动,通过播放歌曲《母亲》创设情境,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感悟伟大的母爱。由于“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我大胆地对“母爱”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背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升华主题,感悟伟大祖国的母爱。

  总之,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足之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以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谢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4

  说教材

  《再见了,北京!》是代替了《2008,北京》的一篇新课文。本文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的。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这两个特写的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唤醒留在我们心间的“北京记忆”。课文简短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从全文来看,“留恋与不舍”贯穿其中,是情感的明线。“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蕴含其中,是情感的暗线。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论是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还是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中国的形象更加地高大了,作为一名中国人,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是盛会,卓越、友谊和尊重也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奥运会的背景,隆重的场面,人们的表现等的了解激发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让要他们感受到“卓越、友谊和尊重”奥运的精神。

  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查阅的资料和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奥运,知道申奥的不易。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欢庆场面以及北京奥运会的隆中而盛大的场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人们对即将结束的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说重、难点

  通过场面描写感受北京奥运的隆重而盛大,体会人们的“留恋与不舍”,感受“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激发爱国的热情。

  说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利用时机给学生简介奥运历史、人物故事、申奥历程等相关知识。

  2、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初步读通课文

  学生:上网或向父母亲友请教,了解奥运的有关信息资料等。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这短短的17天中,什么场景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出示填空提示:(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

  3、学生回忆自己印象中的奥运会。

  【由于课前的资料的收集以及第一课时的介绍,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可以加深学生对奥运的了解。教师再结合图片,使学生体会隆重的场面、喜庆的氛围和奥运会是世界人民的节日。】

  3、这是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二、品读感悟

  (一)感悟场景,体会留恋与不舍。

  1、出示句子: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

  指名朗读句子。

  问:即将落下帷幕是什么意思?

  【落下帷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让学生知道落下帷幕是结束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从奥运盛会过渡到奥运会的闭幕式。】

  2、奥运会要结束了,此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出示课题:再见了,北京!(齐读课题)

  3、复习词语。

  出示:五环旗缓缓降下 运动员深情回望 场上响起歌声 圣火渐渐熄灭

  同桌共同朗读词语,指名朗读。

  【这四组包含生字的短语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出示既可以复习课文的生字词,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概括性的了解。】

  4、这四组词语也是闭幕式中的感人画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这四组短语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将那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找到了吗?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再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6、汇报交流。

  a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问: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向大家介绍什么相关的知识?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

  (1)“鸟巢”是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出示鸟巢的图片,教师介绍: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编织成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比作一个温馨的鸟巢!如同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2)对五环旗的理解。(出示五环旗)教师介绍:五环旗上的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师:所以奥运会正是世界人民相聚的盛会友好的盛会,五环旗的缓缓降下意味着这次世界人民友好盛会的结束。

  (3)再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对于鸟巢和五环旗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学生对奥运有更深的了解,对奥运的`精神有更深的体会,也有助于深化课文主题。】

  b 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飞机”旋梯,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1)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深情回望:表达了对北京奥运会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微笑告别:说明外国运动员在北京非常开心。)

  (2)这时候,这些外国运动员可能会想到什么?

  【这是一场深情的圣火熄灭仪式,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回国“飞机”舷梯的一刹那,他们“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记忆的换卷渐次打开……我在这儿让学生说说他们可能会想到什么?正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同时结合现实,说一说这些外国运动员在中国受到的礼遇,正是中国人民的友好待客让这些外国友人们对北京恋恋不舍。】

  (3)再读这句话。

  c 场上仿佛又响起了《我和你》的歌声: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1)播放《我和你》歌曲片段,从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世界是一家)

  (2)场上真的响起了《我和你》的歌曲吗?从哪儿看出来?那么歌声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虽然没有真正响起《我和你》的旋律,但是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的歌声早就在人们心中回荡,此时所有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全世界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正是北京奥运会将人们的心都聚到了一起。

  【在这儿我让学生说说是不是真的响起了《我和你》的音乐,是为了人学生感受到虽然没有正真的放这首歌曲,但是人们的心中早就不由自主地吟唱这首歌,这首歌中唱到的“心连心,永远一家人”正是这次奥运给人们的共同感受。】 (3)齐读这句话。

  d 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了。

  (1)是谁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他们留恋、不舍的是什么?

  (2)师小结:从五环旗降下的那一刻到外国运动员深情回望的那一眼,从《我和你》的歌声从人们心底飘出到奥运圣火的渐渐熄灭,人们心中充满了留恋和不舍。

  相机板书:留恋不舍

  【从五环旗的降下到奥运圣火的熄灭,整个自然段充斥着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学完整个自然段后,在重点强调一下并用板书记录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分小组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

  (1)出示四个场景,指名逐个背诵。

  (2)指导连起来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二、感受狂欢,体会奥运精神

  1、教师朗读: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填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

  2、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欢乐、激动、狂欢等)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北京吗?(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

  【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此时的场面既复习巩固了学过的成语,又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成语,一举两得。】

  3、“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是指哪些人?(来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

  4、观看狂欢的视频,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师: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奥运精神——卓越、友谊和尊重的感染下,来自世界各国参与北京奥运会的人们,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年龄尽情欢乐。

  【通过理解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在这盛会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欢聚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奥运精神,也为后面为什么人们不愿离去做好铺垫。】

  5、那天晚上在观赏礼花的还有许多小朋友呢,如果当天你也在天安门广场,你会怎么样?

  (不愿离去——恋恋不舍,不忍离去)

  6、为什么不愿离去。(卓越、友谊、尊重的奥运精神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在这样的氛围中,谁都会觉得特别快乐的,所以都不忍离去。)

  7、齐读最后两句话。

  8、出示:北京奥运会我想对你说。

  师:此时,作为中国人,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外国运动员,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外国观众,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你想说什么?

  三、读好词语,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场机环

  2、给生字找朋友。

  3、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教师示范书写场

  5、学生书空笔顺后自己描红后书写,教师巡视。

  6、选出写得有缺点的学生本子,共同讨论。学生再次书写,取长补短。

  7、同样的方法学写后两个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要花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5

  一、课文地位:

  这篇课文选自本教材第六单元。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培养爱心,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识字六》通过对对子的形式,在识字学词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带有强烈感情对比的词语,使学生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xx版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暖、饥、饱”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对联的特点,初步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下面,我来谈谈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对联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投影对联照片)学生回答:对联。

  我问学生在哪里见过对联。学生可能会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会贴。

  我简单介绍对联相关知识:对联也叫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联是浓缩的小诗。在古代,有的读书人会因为写了一幅好对联在朝廷做上大官呢!

  然后,指导对联的朗读:对联要从右边的上联向左边的下联读。请一位学生朗读对联内容,说说已经知道的其他对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对子。

  最后,出示并板书课题:识字6,进入课堂的第二环节: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首先,请学生看投影,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此处强调“诚”是后鼻音,“忱、贫”是前鼻音。

  3.接着,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朗读,检查字音。

  4.最后,指名朗读,逐步达到正确、通顺、流利的朗读目标,并进入第三环节: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三)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1.幻灯片出示课后“我会读”词语:冷漠、虚假、索取、奉献、人间、真诚、爱心、永远、助人为乐、雪中送炭。向学生说:“词语宝宝跑出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送它们回家吧。”指名朗读。

  2.读完词语后,投影出示生字:恨、漠、奉、永、炭,指名朗读、开火车读,并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齐读课文,并提醒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读完后,学生会纷纷回答说,课文中有很多反义词。

  我会告诉他们,课文中每一组对子,都是由这些反义词组成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反义词?

  让学生先在文中独立找文,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一:

  当学生回答“贫—富”时,我想教会学生用组词解释词义的方法,我会问:谁能用“贫”来组词?学生会回答“贫困、贫穷”。我会及时给他们鼓励性评价,并提醒他们:组词解释词义是一种好方法。

  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字理教学是非常适合的。于是,我这样讲解:“贫”就是没有钱或者钱很少不够用。古人用贝壳当作钱,把钱分出去,越分越少,最后,钱不够用,就是“贫”。

  “富”就是“富有”。在古代,“富”是这样写的(出示幻灯片),上面的部分像一所房子,下面是酒缸。意思是:一户人家不仅有房子住,还有粮食吃,他们用吃不完的粮食酿酒喝。像这样有房子住、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很富裕,就叫“富”。现在,“富”的写法有变化,我们可以这样记: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最后,用“富”组词。

  预设二:

  学生答到“冷—暖”时,我启发他们:谁能用“暖”组词?(学生会回答“温暖、暖洋洋”)我问:“暖”为什么是日字旁?(生答:太阳一出来,就暖和了)

  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写“暖”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我在表扬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总结:“暖”在书写时不要把右边写成“爱心”的“爱”,将“爱”的秃宝盖变为短横,就成为了“暖”的右边,并且上横短,下横长。

  随后,师生共同书写,边写边强调:“暖”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爱”。

  最后,请全班在课本104页的田字格里,自己描一个,写两个。在学生书写时,我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同时,关注书写薄弱的学生,找出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

  预设三:

  当学生回答“真诚——虚假”是一对反义词时,我贴板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因此我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真诚”。

  我问:哪些行为是真诚的?你有没有真诚地帮助过别人?

  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人们都喜欢真诚的人。如果我们对别人不真诚,就叫“虚假”。

  预设四:

  教学“冷漠—热忱”时,教会学生理解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找近义词。

  我会问学生:谁能给“热忱”找个近义词?学生会回答“热情、热心”。我会说:“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接着,采用情景教学法,深化对“热忱”的感悟。

  “叮咚——”老师来你们家做客了,你热忱地接待老师,该怎么做呀?学生表演。我会做出及时评价,如:“谢谢你,你真是个热忱的孩子”,“老师感受到了你的热忱”。

  预设五:

  讲解“饥寒—温饱”时,我教给学生第四种理解词语的办法,即:拆字组词,理解词义。

  我会这样讲:“饥”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饥饿”。“寒”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寒冷”。“饥寒”就是“饥饿、寒冷”。像这样,把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拆开分别组词,也是解释词义的好方法。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释“温饱”。

  随后,仔细观察,“饥、饱”两个字该怎么记?(学生自由说,教师强调要点:①两个字都有“食”字旁,饿得饥肠辘辘,吃得酒足饭饱,都跟吃饭有关;②都是形声字,或一个人只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饱”,右边的“包”表示读音)

  课标要求在书写汉字时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指导书写“饥”时,我重点强调“食”字旁的书写。

  一笔撇,二笔横钩,横钩的横不能长,三笔竖提,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饥”右半部分是“几”。

  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写完“饥”,学生独立写“饱”,注意“食”字旁写法。在此过程中,我鼓励、表扬比第一次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预设六:索取——奉献(贴板书)

  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在讲解“索取——奉献”时,我想教会学生这种方法。

  我问学生“奉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找找看。学生会找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然后我解释,“奉献”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或拥有的其他物品送给别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的反义词“索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

  找完文中的反义词,理解了词义,课堂将进入第四部分。

  (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根据课标要求,我这样设计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对子歌语言的优美。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体会对子的短小精辟和节奏特点。

  2.接着,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读出课文。可以像老师这样,还可以个跟同桌拍手读。

  3.在熟读基础上,比一比谁背课文最快。请学生先看着屏幕,跟同桌,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括号里没写出来的后半句。准备好后,向其他同学展示。

  4.接下来,全班抢答:老师读前面,全班同学接后面。比一比,谁接得最快。

  课堂第五环节是知识拓展。

  (五)知识拓展:

  1.我会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对子的规律?学生可能会说字数相等,简短,意思相对。

  2.接着,我引导学生自己对对子: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对对子。大家想不想试试?看屏幕,你能接下来吗?

  最后,进入课堂的结尾部分。

  (六)结尾:

  课文中还有两个四字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课外的哪些对子?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以上是我授课全过程。板书设计如下:

  四、板书设计:

  板书的好处:1.采用爱心形状的粉红色词卡,不仅和本单元、本课爱心主题相呼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内容强调了重点词语写字指导,体现了低年级语文课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特点。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特点有:

  字词教学方面,教会了学生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有:组词理解、拆字理解、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生字教学采用字理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文内容方面,从对子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到了汉语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对子也帮助学生扎实地巩固、掌握了反义词。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所有内容,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6

  说课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三册的第22课《窗前的气球》。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在医院里。他的同学们借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他送去问候,送去关怀的真情故事。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引导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说教学目标

  本课由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下面我仅就第二课时向大家介绍。教学目标有三:

  1、知识目标: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悟课文,使他们懂得珍惜友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科利亚前后两次心情的变化,并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同时受到珍惜友谊的良好教育。

  说教法

  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放飞想象,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激活生活积累。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儿歌激趣,巩固识字。

  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首体现课文内容的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读。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激情萌动。然后让学生找出儿歌中的生字“科”“亚”“呆”。接着,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短语。在这一过程中,文中的生字词以不同形式反复再现,教师不断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为接下来的读文做好铺垫。

  上文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说课稿,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二、 联系生活,读中感悟。

  我是这样过渡的:“复习了生词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读课文前,谁当小老师给大家提提要求?”学生再一次兴奋起来,有的说要读准字音;有的说要读出感情;还有的说要把句子读通顺……当我说:“请打开书自己大声读吧!”教室里顿时一片书声朗朗。这里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第1、2自然段。(1)、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2)、科利亚生病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望他?(3)、这时的科利亚心情怎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我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为了阅读的重点。先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在数句子的同时,复习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他觉得真没意思。我又接着问:“你从哪能体会到科利亚的心情?”学生再一次细读第2段,找到了静静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见、真没意思,来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这时有学生问道:“老师,为什么这里说一角天空呢?”这正是我要解决的一个小问题,没想到学生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了质疑。我立刻把握住学生这一提问的闪光点,赞赏地说:“真不错,你能边读边思考,我们要向你学习。是啊,我们平时都说一片天空,这里怎么用角呢?”一个学生立即说道: “因为科利亚只能看到窗口露出的天空,就像《坐井观天》里的青蛙一样,就看到井口大的天。所以用角更好。”我赞扬道:“你说得很好,还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太棒了。看来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朗读课文。”

  这一教学过程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科利亚的无奈。同时渗透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并教会了学生思考。

  在学生读有所悟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一段动画。看后,我问道:“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想你生病的时候,心情怎样?”这一问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对科利亚地理解和同情。例如:我觉得科利亚真可怜。我都替他难过。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我生病的时候,又难受,又没意思,想快点好起来。

  顺着孩子的回答,我继续引导“你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一个个声情并茂,紧皱的眉头,噘起的小嘴,以自己的感悟表达着科利亚的孤独和无奈。

  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联系生活的体验,放飞自己的想象,以我心比他心,深入的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当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读后,注重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评价其他同学读的怎么样。学生们听说要当小老师,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于是,小老师们在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个产生。他们争着指出朗读同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对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在阅读中构建起鼓励和评价机制,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三、 图文结合,读中想象。

  “科利亚这么孤单,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他。”这是我再播放一段动画。当学生看到科利亚的笑脸和窗前的红气球时,自然产生疑问:“气球是从哪来的?科利亚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我随即鼓励道:“你们这么聪明,自己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第3至5段,并在自己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做些记号,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全班交流。

  在理解“气球是怎样飘到窗前”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找出第三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摇摇摆摆”、“一上一下”两个词想象气球的动态,有的学生还配上动作演一演,展现出儿童的天真。

  学习第四段,让学生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莎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这里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小伙伴一块踢足球,总之,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校园里的`美好生活。

  理解“指手画脚”时,学生有一定困难。我引导学生想 象科利亚的同学站在四周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边说边做动作指挥别人,就是指手画脚。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读书,动笔墨读书,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在学生充分阅读,充分感悟之后,再一次让童心飞翔,让想象驰骋,把他们带到科利亚的世界,让他们领悟到科利亚的高兴是由于他想到了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画面,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我还设计了比较句子和用“可爱的”“高兴地”写一句话的练习。先用可爱的、高兴地说短语,再让学生把短语扩展成句子说一说,最后完成书上的读读写写。这样说写结合,循序渐进,加强了词、句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学到这里,学生的心情已经随着科利亚轻松了许多,再进行朗读训练,孩子们的脸上自然带着微笑,语气也随之欢快起来。

  “窗前的气球在说话,心里暖洋洋的科利亚在说话。”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说话的空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成为剧中人,让气球撞击打开想象的大门,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课文,走进爱心小世界。孩子们畅所欲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科利亚,你寂寞的时候就想想我们吧。”“谢谢同学们,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一定很快好起来。”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人始终沉浸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一句句充满童真的问候语,包含着孩子们浓浓的情谊。使在座的每一个人,心中都顿生暖意。

  最后教师小结:科利亚也许是被“可爱的笑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莎的“创举”而开心的笑;也许是忘了病房里的孤独而高兴地笑……总之,这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科利亚带来的是一声问候,一个惊喜,它代表着全班同学真诚的心。

  四、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当学生借助气球向科利亚表达问候之后,我再一次开启学生的思维:一个学生“你还有什么好办法问候科利亚?”一个学生说:“老师,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一种遥控飞机,我可以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用遥控飞机送到科利亚窗前。”其他孩子也争先恐后地回答:放风筝、打电话、写信、录音等等,孩子们在想办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化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最后我说:“老师的心里暖融融的,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要和同学友好相处,要能替他人着想,有的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友情故事,深化了文章主题。

  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班级中有哪些同学需要你帮助、鼓励?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友谊,可以给他画个可爱的笑脸,说几句鼓励的话,或写几句知心话等。

  板书设计主要采用“图文式”板书,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童心为基础。我在教学中努力追寻童心,以童心与儿童对话,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体悟情趣,拥抱美好的生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7

  一、 说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依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开学生实际和课先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闭太空的资料。制成飞船形状的字卡、词卡。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串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训练学生识字写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甚至在说话中创造语言,体现了农具性的特点;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创造平等调和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怀。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式的读——小组说——模拟宇航员介绍,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识字中,我先让学生读文自主识字,接着由句——词——字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再次认读,体现识字的层次性。接下来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相互测读,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师生互动,识字——组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研读感悟中,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读、模拟读、介绍读、展示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间或穿插说话训练,真正达到了理解课文、提下表达、运用语言的目的。课标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瞅,要着力全面提下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文感悟先,教师依据学生已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基础,顺势而导,让学生谈学习的感受,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感情。接着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产生对网络这一新科技的喜爱,最先饱励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再查资料,把语文课堂扩大到了课外,走入了学生的平常生活当中。

  三、 说教学进程:

  本课分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美丽的太空画面,让学生瞅看。

  (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师尊重他们的集体感受,并饱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3、师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点缀着无数颗美丽的星球,它们看上去似乎彼此离得很近,但实际上却相隔非常遥远。在狭阔无垠的太空里,藏着无穷的奥秘。看到如此美丽的太空画面,你想说点儿什么?指名谈感受。师顺势利导: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游一番,你们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自由说先,师导入课题:如果在太空生活,许多事情都会变得非常稀奇而且还有点“今怪”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太空生活有闭的课文。(板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贱有疑,疑而促思。学生产生“想知道”的愿望先,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能激发学生去通过读书探究的迫切愿望。)

  2、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相互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开作的形式相结开,能提下学生的开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3、汇报读文:采取团体展示读、小组竞赛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顺。

  (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能满足低段学生好表现的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三、引导学生识字:

  1、学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读几遍,师相机出示相闭句子,领读、齐读,师生同同正音。

  2、从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词,去掉其余部分,学生认读生词。

  3、去掉上述词中其余部分,只留生字,让学生认读并自由组词。

  (由句——词——字的认读,依据难度不同,有层次地多次再现生字,让学生随文识字,既是新授,又是单现。在读的进程中,生字不断单现,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相互测读。

  (生生互动,使课堂呈现出平等、调和的氛围,测读形式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5、师生开作认字:师拿出字词魔方,任意翻转各面,学生开火车认读。

  6、学生再读文,读通顺,读流利。齐读或小组接龙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开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识字和接龙读书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显得生机盎然。师生互动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开作学习,自主记忆: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的十二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感知词句的意思,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说教学方法:

  本人这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为体现这一模式,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接着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安排巩固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词句的意思。

  三、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学习课文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第四环节:玩游戏

  第五环节: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课外作业

  这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构思,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我就从这六个环节具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些同学能够告诉老师,你在课余生活里最喜欢干什么?你们还想知道其他同学的课余生活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P22识字二(板课题)。

  (这样通过谈话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课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完后老师再来一个检测。在检测时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谁在干什么),教师随后在图片下出示相应的词语。(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又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接着教师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读时采用多种形式来读。如:个人、全班、同桌互读。读后教师又把卡片张贴在黑板上。(这样教师既可以大面积地检测学生的认读情况,又可以把整节课的重点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3、分析字形

  在认读完生字后,就转入分析字形这一环节。在分析字形时,教师先跟学生复习识字方法,再让学生按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从而得到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习词语。

  在学习词语时,教师也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认读词语后,教师问:“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这样设计,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把表示动作的'词和多音字显示出来。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感悟表示动作的词语的准确运用。又问:“二胡”为什么用“拉”而不用“弹”。(通过这样的质疑,让学生明确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时,一定要根据它所用的对象来定。)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词语搭配)。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延伸。

  5、小结、质疑。

  在学习完后,教师又来一个知识小结,再质疑。(这样让学生有一个知识反馈的空间,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四、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词,教师又设计一个复习巩固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课件、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通过认读来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使整节课的重点就更突出。)在复习、巩固后,为了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在此又安排一个扩词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得到知识延伸)。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读写相结合,教师又指导学生书写比较难记易错的字——“琴”。

  五、游戏

  在学习完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又来一个轻松环节“玩游戏、编儿歌”。在玩“快乐传真”的游戏时,教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让台下的学生猜,猜对奖一颗☆。(这样除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出如何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样又一次帮助学生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六、总结

  教师总结时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来归纳这节课的知识,这样就更好地明确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再总结这节课的比赛结果,加以奖励。

  七、课外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后去复习功课,教师布置了一个口头作业“认读生字和词语”。(这样让学生回家后有目的地复习功课。)

  八、说板书

  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所以板书方面,教师把这节课要认的字,词语和识字方法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课的内容。本文叙述了夏日里,萨沙一家到郊外去度假。恰逢暴雨,年仅四岁的小萨沙在家人的影响 下,把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 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强者”的文本价值观,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 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小学中段教学的训练重点,并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同时以句型转换、比较、标点符号的使用为训练手段,进一步理解句子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的强者”,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弱小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的强者”,并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

  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是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篇章,在教学中,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近乎文本的真实情景,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 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一,我通过创设情景对话,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在暴雨来临危急之时,自己是甘当弱小者,欣欣然去接 受雨衣,还是勇当强者,把雨衣让给别人?从而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强者”的人生价值观。第二,我通过创设实际生活画面,把学生由文本引入生活, 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保护弱小者”,使学生真正受到思想的启迪。

  2、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段,加 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 个孩子身上。

  3、基础技能训练法:教学时,我主要抓住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特别是萨沙的三句话。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基础上,以句型的判断、转换、比较和标点符号的运用为训练重点,使学生体会到萨沙的不解、不甘与自豪;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引发心灵的碰撞。

  三、说学法:

  让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着重进行基础技能训练,交流思想,把读、练、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主要在于:形象生动逼真、声色直观感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情景教学更加逼真,更能煽动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思 想、人物情感的体悟。同时也为教师节约时间,留下更多的教学空间。当然,多媒体并不是利用得越多越好,而是适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于事无补。】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由“弱小”引入新课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文眼“弱小”,首先通过展示街头乞丐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为学习课文设下感情基调。接着过渡,引出课题。然后点燃学生的学习望:“我”是谁?“弱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堂创设的感情基调与文本基调一致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其次,以质疑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自读雨前部分,了解事情的开端。

  雨前部分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由于雨前部分比较浅显,在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来完成。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由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到了解事情开端的自我体验感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品析雨中部分,体悟感情,渗透思想教育。

  1、多媒体播放电闪雷鸣,大雨如注的场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此时此刻,如果只有一件雨衣,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由于当代孩子受庇护太多,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较重,不懂得感恩,更别说是关爱他人。所以我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让学生身临其境,再现自己的思想,为与下文萨沙的对比埋下伏笔,引发思想碰撞,震撼心灵。】

  2、过渡,多媒体展示萨沙与妈妈的对话。(去掉标点的,并要求学生合上课本)

  ①自由朗读,试着给它加上标点。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对句意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判断的。凭着学生的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完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落实“双基”的训练。】

  ②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加深感受。

  主要是从语感上帮助学生对句型的判断,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③着重抓住萨沙的三句话,判断其句型,训练句型的转换,并通过句型的对比,体会句子饱含的思想感情。

  ④练习巩固。

  ⑤反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

  【从句型的分辨、句型转换对比,标点符号的运用,从而真正落实“双基”训练。凭借读中感悟,引导学生交流与判别,从中体会句子饱含的思想感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3、联系生活,拓展思维,升华感情

  ①讨论:在雨衣传递的过程中,跳过了托利亚。你猜猜,托利亚是怎么想的?

  借助文本插图,引导学生从人物表情上揣摩人物的心理。进而从侧面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②交流:萨沙的身上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③拓展:多媒体展示真乞丐和伪乞丐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说吗?

  【马丁曾说:“没有引发任何行动的思想都不是思想而是梦想。”所以说思想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认识与触动层面上的话,那只是瞬间的、没有效应的;只有引导学生由思想触动到指导行动这个层面上的教育才真正是思想教育。】

  (四)、复述巩固,结束课堂

  【复述是对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同时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一定的概括能力是为他们升上高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浓缩,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把握重点,表明中心,便于学生理解。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

  妈妈 → 萨沙 → 野蔷薇

  争当强者,保护弱小者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以“诚实”为主题,讲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艺馆参观时,由于被布娃娃的美丽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饱受痛苦,最终,在还回了布娃娃之后,又找回了从前的快乐。告诉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诚实的行为,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文章虽短,但却是一篇情文并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读中感悟。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 知识与能力:认字13个,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识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读代讲,学习在阅读中想象,结合自身体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勇于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行为,诚实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体会珍妮复杂的心情。

  三.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学生往往对故事内容比较感兴趣,而对人物心理体验较

  少。因此,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读课文”与“生活感悟”融为一体。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他们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最后,通过哑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人物情感。

  五.说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布娃娃,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语文课标指出:教法的选择,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方式:

  (出示手中的布娃娃)“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着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娃娃”,师再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学生在补充课题的同时,也进行了扩词训练,加强了语言积累。老师选择“可爱的”一词板书完整课题《可爱的娃娃》。再启发提问:“如果你有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娃娃,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回答:我会很高兴,很快乐,很幸福,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师话峰一转:“然而,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姑娘,她得到了这个娃娃 ,却变得不快乐了,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好不好?”

  布娃娃是课文的主要线索,对于学生熟悉并喜爱的事物,课文里与现实中却产生了情感反差。利用这种情感的碰撞,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二)读文识字,积淀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主动排除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请同学们轻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同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浑身湿透、又冷又饿、心惊肉跳”等词,做动作理解“盯”字,为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基础,使教学重点有了训练坡度。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对生字掌握较好的学生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三).精读品悟,体验情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1.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用“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这种句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默读的方法将课文内容读通、读懂。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边读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在课文的重点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体课件(电闪雷鸣的场面)创设情境,在读中体验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惊肉跳的心理变化过程。

  4.在学生准确地把握人物心理之后,鼓励学生试着用动作、眼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通过哑剧的形式表演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5.在学生表演之后,启发学生由文本内容想开去:“妈妈看到女儿‘哇哇大哭’,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6.最后由“珍妮又变得活泼快乐了。”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一下“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这样以读代讲,读想结合,通过朗读感悟、角色体验、哑剧表演,让学生将自己和课文中的形象合而为一,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珍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如果她就在你身边,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吗?”这样不只让学生学到知识,还把情感目标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

  这一板书设计,不但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十分简明 地体现在黑板上,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可爱的娃娃”不但指美丽的布娃娃,还指知错 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孩子。

  结合这个板书设计,我设计了这样的结语:“有一个叫托尔斯泰的大作家曾这样说过: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诚实 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美丽的人,一个快乐的人。”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骆驼和羊》是人教版第三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休,最后只好找老牛评理的故事。童话是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教学这类课文,我觉得学生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只要让学生多读,有感情的朗读,就会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理解老牛的话,明白其中的道理是课文的重点;能说出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是课文的难点。

  因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本课重点是借助汉语拼音,正确的读出“俩、盛、输、跪、模、扒”等字的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理解老牛的话,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二、设计理念:

  我觉得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本课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和亲自实践的机会,力求做到生生和作,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

  1、 结合课文朗读让学生自己学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感知生字的字音,然后通过检查朗读生字和朗读课文,强化生字读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或动作表演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茂盛”通过看图理解,“大模大样”结合动作理解,“评理”联系上下文理解。

  2、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以自读字悟为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在备课时我把心思“我怎么让学生主动来学”上,注重课堂的动态形成。我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精度重点端再精读重点段,突出理解的重点,即老牛的话。学生反复朗读老牛的话,理解骆驼和羊的长处、短处各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再特定的情况下,长处能成为短处,短处也可能成为长处。再通读全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体会里面所包含的哲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就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朗读的乐趣”作为起步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愿望。我这样导入新课:自然界中许多动物,他们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发生矛盾。这一天,骆驼和羊碰到一起,他们就吵起来。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请同学们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作文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教师借助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激发主动读书的愿望。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就能主动地获得知识。在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读,激起他们互不服气的心理,分角色朗读,读出双方的不服气。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互相读,激发读的.高潮,在有趣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兴趣。

  结合插图,教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内容,品读精彩段落。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能够轻而易举读出骆驼吃围墙上的树叶的轻松,但对羊吃围墙上树叶的着急和吃力可能读不准。我引导学生先看图,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之后边读课文边做羊吃树叶的动作,然后在课文中找出羊吃树叶的动词,最后读羊吃树叶的句子。这样,学生朗读时注意“抬”、“扒”、“伸”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就能体现出羊吃树叶的着急和吃力。

  四、说板书:

我让学生通过总结课文学习的收获来进行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5 课,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来理解、欣赏文本,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3、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训练重点是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二、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熟读课文。

  下面我着重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 直接揭题,了解大意。

  课始,我直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 诗文对照,初步感知。

  1、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往课文的不同点,提示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请学生读课文,并动手找一找,划一划。

  2、 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3、 学生较自由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后,此时,我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 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1、 光了解诗意不够,更要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自由读2~~4小节,看看课文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依依惜别”这个词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看看课文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诗人的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3、 结合学生所找句子细细品味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他们都在欣赏美景吗?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到此时两人都无心欣赏美景,都有一种老朋友离去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但他们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2)李白的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从李白的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借助学生搜集的资料,明确能够得到李白这样的大诗人的敬重,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作品一定非常好的。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让学生谈谈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理解,体会孟浩然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朋友李白。

  以上三句话,在学生感悟之后再通过练读、个别读、齐读等形式充分诗人的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学生能把课文读好,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这样的读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入情入境。)

  4、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有层次的理解后,我安排了“表演再现”的过程,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

  (学生表演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 内化积累,巩固深化。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背一背古诗,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内化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感情背诵,尽情抒发诗人的情感,并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 作业

  从以下四题作业中任选一题完成。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收集几首送别诗,并背诵。

  3、以《朋友》为题,写一位你的好朋友,表达你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4、从你背诵的送别诗中选择一首,模仿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改写。(以叙事为主)

  (课外作业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它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3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特别是中间四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进行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1、秋天是美丽的、可爱的、喜悦的,为了孩子们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尽兴地、愉悦地学习课文,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⑴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文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浓郁的秋色,针对富阳的气候特点,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将第一单元的课文后置到了十月份,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边学文一边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颂秋天,真正达成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同步发展的目的。

  ⑵ 适量的从课外引进一些学生喜爱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儿歌和散文,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

  ⑶ 与音乐老师商量是否能与此同时教一些赞美秋天的歌曲,让孩子们多维的感受秋天美丽与喜悦。

  2、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 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 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 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 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

  ⑸ 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秋天。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了课题,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词语,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三课时带学生走进春秋公园观察秋天、欣赏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秋天:如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预设要帮助学生达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目标。为了能较好的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我采用今天这样一个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这个设计来谈谈我的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① 第一步:以诗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李吉林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对秋天的美丽和喜悦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让这种感受进一步升华,让他们不仅有对秋天美景的喜爱,更有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喜爱。课后我反复地研读了课文,读着读着,我发现这篇散文读起来更像一首优美的诗歌,于是我以中间四句为主基调对其他的几句进行了修改,果然读来更朗朗上口了,而且这样的修改也突出了重点句式,便于学生的朗诵和仿写。后来我便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当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响起时,教师开始动情地朗诵小诗,将学生带入那幅诗意的秋天的图画中,如果孩子们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老师鼓掌,当老师问:“想读吗?”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像老师一样去朗诵诗歌,这时学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发,因为他们朗诵时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诗人的。在让学生反复地动情地朗诵之后,再让学生来谈读后的感受就比较到位了。

  ② 第二步:赏读重点句,发挥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说前面的教学是朗读指导的第一步,学生通过仿读对课文的朗读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朗读教学的第二步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来品味经典语句,体味文本意境。所以在前一环节让学生动情朗读和谈感受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了这份快乐?”将学生的思维从感性逐渐带入理性,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找到四个重点句。这时问题出现了,孩子们整首诗都已经读得很有感情了,接下来我又该如何指导朗读这四个句子,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呢?这时我想到了爱因斯但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对,动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眼中的文字活起来,不仅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丽的图画,而且还能潜移默化渗透比喻句的教学,为学生奠定写的基础。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再读读这四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今天的课堂教学看来,这一环节确实还是挺出彩的,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后面读这四句的时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爱。

  ③ 第三步:发现规律,欣赏文外景,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把握好语言训练的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篇课文中的四个重点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写载体。在第二环节想象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四个重点句的句式规律。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秋天的美丽图景,让学生在感叹之余,用手中的笔,模仿课文的句式尽情书写一番,可谓水到渠成。针对一些中下学生即兴访写难度教大的特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写一写,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知识。

  ④ 第四步:拓展阅读,走出课堂,丰富积累:

  语文专家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仅仅学会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再怎样经典,它也不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摹本,要真正的学好语文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指导他们做个细心观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所以我在课的最后一环节,将学习语文的触角伸向了课外,不仅插入了课后的选读课文学习,让学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秋天景物的神奇有趣。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寻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秋天。这一活动将安排在第三课时,希望到时孩子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4

  一、 说教材

  沈括是宋朝著名的科学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少年沈括由两句诗的内容引发思考:为什么自家院子里的桃花枯萎了,山里的桃花才刚盛开?通过上山观察终于明白了桃花迟开的原因是山上的地势高,温度低。本课集常识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桃花迟开的原因”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沈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也是平时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 说目标

  1、 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沈、芳、寺、凋、院、枯、萎、约、袄、原”这十个生字,积累词语“芳菲、枯萎、盛开、七嘴八舌”。

  (2) 通过课文内容学习,知道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是地势高,温度低。

  2、 技能目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积累这些句子,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相关内容。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三维概念”。一维是知识技能,二维是过程方法,三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这节课我就是想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到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这里要强调的是本节课三维目标的定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了原有的学习基础,考虑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目标的落实强调整体性,是强调在整体的课文学习过程中去落实三维目标,而非割裂地机械完成。整个内容都是围绕学生在比较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三里的桃花开得迟?”展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 说教学环节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对目标的落实和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 导入激趣 破题生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又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也就能成功一半了。所以我非常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开端。开始我先出示图片,并板书:桃花开 。然后问学生:“桃花几月开?”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桃花是三月开的。我请学生寻找课文中和他们讲述的不一样的地方。学生找到诗句,我出示内容,让学生读诗句,读译文。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了不同,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了矛盾 ,教师揭示课题,学生很自然地在矛盾中产生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里问题的产生非老师代替他们提出,而是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到的。这样的设计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语言环境,进行了重点生字的识字教学。如,在读到古诗的时候,讲到沈括这个人物,我出示沈括的图片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沈括的同时记住“沈”并知道这个字的读音是前鼻音。又如“凋谢”的“凋”字,我让学生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来记住,并找找“凋谢”在文中的反义词,在学生字的同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字词教学。

  (二)、带疑深入 研究学习

  这一环节是突破重点的环节,我主要通过填空的形式(出示媒体)把整个环节的内容贯穿在一起。在这里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找找沈括当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有感情的朗读之后,再让学生找到山里桃花开的情景。沈括怎么知道山里的桃花会开得正茂盛呢?完成填空。完成的是填空,训练的是朗读,感悟的是观察、思考、探索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找找山上山下的不同,沈括正是从这些不同现象的比较中明白了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

  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连贯地表达完整的意思,这个填空形式是老师给学生一个扶手,让学生能找到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积累这些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里我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文本的体验,是语言积累的重点,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的扶手和依据。例如,最后一句:沈括一下子明白了的内容,是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是认知目标中的重点,这样的内容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背,还要化为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填空内容的层层深入,我随即板书。

  (三)、积累运用 感悟生情

  学生在层层深入的语言训练之后,我又让他们进行角色的迁移,让他们做沈括,看着投影来说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并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是前面一个环节基础上的升华,是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前面反复朗读甚至背诵为铺垫,复述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就不是困难的事情了。

  下面是对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角色迁移:如果你是妈妈,你听了沈括说的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妈妈对沈括说的话,就是情感目标中的内容,也是本节课教师希望学生知道的人生的真谛。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自己感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效果远远超过教师来告诉他。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牢牢抓住四个字:趣 疑 练 悟。学生在学习的初始,因为兴趣而读古诗,因为兴趣而产生疑问,产生了疑问就要解决,通过解疑促进了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中悟出了感情。这四步不是孤立的,是紧密相连,步步推进,环环相口的。

  最后的课外拓展,教师布置了这样的内容:说说对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充满好奇想知道答案的,课堂内不能解决的,自己想办法去找到答案。这样就让学生将疑问延伸到了课外,同时也将课堂上学生自己感悟的象沈括那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延伸到了课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中国有句古话: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因为这才是让他们授用一生的。所以我立足于课堂,将眼光延伸到了课堂以外更远的地方。在“授之渔”的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15

  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3、指导书写“闪、狗”2个生字。

  4、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问题教学法;

  3、延缓评价法;

  4、媒体辅助法。

  三、说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读议结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说,训练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

  4、自由想象,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

  2、认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欣赏“奇石”。品读2~6自然段。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名字。

  2、边读边想:如果我们全班都去黄山,你会在那快石头前面拍照?

  3、品读课文,欣赏“奇石”

  1、学习第二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

  (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

  (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象说一说。

  (4)指导朗读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

  2、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

  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有趣吗?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4、齐读第6自然段。

  5、回归文题,体会“奇”的意思。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题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怪状

  三、学习写作方法。

  四、仿写奇石

  五、关注写字,提高写字习惯。指导写“闪、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节课我安排学习“陡峭”两个字,它们是一个词语,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利于书写指导上的迁移与模仿,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少说一些,多练一些。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2~5自然段

  五、【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仙桃石”,“猴子观海”引导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前松后紧,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还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01-16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1-16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秋游》说课稿01-16

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01-13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1-07

上册语文《搭石》说课稿01-0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02-21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02-20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