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3-08 18:14:35
  • 相关推荐
《平均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均数》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数》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我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四、说学情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五、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探索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

  1、 观看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

  2、 展示ppt课件 (设计意图)

  3、总结: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 先求总数÷份数=平均数

  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四年级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平均数》说课稿2

  1、本节课是基于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移多补少,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可用来进行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这样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抽象化的问题形象化。

  2、提炼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化矛盾,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意义。例如;从体育老师那得到每组踢毽子的个数,问第一组和第三组哪组的的水平好?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最小,比最大,比大多数,平均数。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得出平均数最好,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并理解平均数并通过条形统计图理解的意义,总结平均数的'求法。

  3、通过计算平均数,归纳平均数的特点,理解统计意义。

  4、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真实有效的课堂。在课的导入中,教师以真实事情激趣;在新知的教学中,以问题激疑;在巩固练习中,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语言都很精练,具有亲和力,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努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求知欲,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去说,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如你知道吗你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试一试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地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休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6、把平均数融于生活,利用不同信息深入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价值。例如,让学生说生活中哪有平均数?利用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与其他国家比较;走进奥运看平均数等。

  总之,本节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节精彩而有实效的课堂。

《平均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二、说学生

  1、学生与教材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

  (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学生的`特点(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说学法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

  ①引入概念;

  ②形成概念;

  ③例―深化概念;

  ④巩固新知;

  ⑤总结反思;

  ⑥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成概念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巩固新知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总结反思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真正体会数学的实际作用。

《平均数》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在前七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是教学一个常用的统计量—平均数。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趣的、富的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根据这一要求,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呈现现实的并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景中学习求平均数,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密切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求平均数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运用已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二、说教法学法

  1、努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学生尝试中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用各自的平均数去比较才合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已有的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移多补少”的实际操作,自己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身高”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按要求叠棋子,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在尝试中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知识基础,结合叠棋子,会发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操作求出平均数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算法。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学习思考。“移多补少”的方法与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初步运用,内化拓展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知识迁移与应运。第1个练习: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求平均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第2个练习2道题:一是求班上徐风同学上学期的平均数成绩,二是求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

  这样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4、实际应用。一是小组活动:求小组成员的平均体重,家里1到3月份的用水,一周的气温变化等,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二是求唱歌比赛中某位学生的得分情况。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三是一道选择题,通过练习,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在课的结尾部分,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现在你对老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能解决吗?这样一个问题。

  四、课后反思:

  与过去教学“求平均数”的思路相比较,这节课体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点。过去教学“求平均数”,侧重求平均数方法的多样和灵活,注重算法的优化,而忽视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按教材的要求,平均数不再归入应用题的范畴,而被列为统计知识的内容,这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应该从统计的角度教学平均数。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我想到了平均数的比较功能,由此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身高”导入,较自然地引出“平均数”概念。然后以叠棋子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探究新知建立了操作平台。当然,求平均数的方法并非一带而过。由于学生在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上花费了较以往更多的功夫,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学生尝试解题、归纳方法不但费时少而且效果佳。至于“移多补少”、“汇总均分”、“假设调整”中的一些技巧,我想可以放在稍后的练习课中加以培养。上完课后,虽然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我总觉得课上得还不充分、不踏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平均数”概念的引入似乎过早,时机不够成熟。如能先组织两个小组进行口算等比较,在学生体会到比总数与比平均数产生矛盾的时候再引入“平均数”,这样设计可能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会更深刻。

《平均数》说课稿5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平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学习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平均平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平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平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平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平均数”。

  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平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平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强化平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平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平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说说平均数的意义?

  生: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师:学习了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平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平。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平均数》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数》苏教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侧重于从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数,这容易将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忽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只会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明显加重分量,其实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不仅仅是会求简单的平均数,还要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平均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对教材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平均数,这些都对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分别说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为下面的两队比赛做好铺垫。

  (二)接着就利用游戏的进程,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这里我设计三个比赛环节: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一次比赛,人数相同,男女各3个人,比较两组水平可以直接比“总数”,但这个时候还显示不出计算平均数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个,女生4人每人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哪个对赢,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对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平了。

  第三次比赛,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和第二次比赛进行比较,第二次比赛每人套中多少个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方法可以从图上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我成功引入了平均数,并介绍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后,接着完成两道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平均数的练习,巩固求解方法。

  刚才只有三盘苹果,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怎么移了,接下来还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出示之后学生惊讶了,苹果多了,盘子也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点困难了。这时马上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让学生口答几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探究平均数的范围。这里鼓励学生大胆的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让模糊的概念越说越清晰,可能学生会说的不科学,但在表述中,逐渐走进抽象的理解,逐渐理解概念。

  (三)练习设计:

  新授离不开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所以练习的设计我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来进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设计了

  1.三(3)班第二小组的身高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让学生再次领悟平均数应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 一条河的平均水深为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小明会出现危险吗?这一生活的现实情境,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建了新的平台,争论中,通过对“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可能会有危险”,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平均数代表是一个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

  3、辩一辩,说一说。

  目的:通过学生辨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平均数的认识。

  4. 想一想,选一选。

  目的:巩固新知,不仅要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更是对平均数的深入练习。

  5、最后还介绍了演唱比赛中,选手的平均得分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四)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中,我设计下面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又可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

《平均数》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从各组的假期作业调查报告 “学会理财” 中得知以下一些数据:

  第一组11人,在春节共收到利是11000元,

  第二组12人,在春节共收到利是9960元,

  第三组10人,在春节共收到利是7990元。

  从这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平均每人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2)平均每组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3)平均每人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思维冲突。

  学生提出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逐解答:

  (1)1100011=1000(元)

  996012=830(元)

  799010=799(元)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平衡,老师又用某一学生的解答引出冲突,第二个问题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答案:

  (2) 法1、(11000+9960+7990)3=9650(元)

  法2、(1000+830+799)3=876(元)

  法3、1000+830+799=2629(元)

  谁的对呢?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迫使他们自觉产生思维碰撞,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一般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二个问题终于达成了共识,似乎“柳暗花明又一村!”好!我们转向第三个问题:

  “平均每人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调查报告中隐藏的其他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

  在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的“如何支配”中,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人数 11 12 10

  买学习用品总金额 330元 480元 510元

  你能算算平均每人买学习用品用去多少元?

  练习:小组合作,从调查报告中提你感兴趣的问题,并小组合作解答。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们的活动中,和他们平等相处,热心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四)反思质疑,评价总结。

  最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平均数》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具(桃子图片)。

  说教材:

  “统计和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理解平均数

  1、故事引入。

  2、小组合作(摆、移、说)。

  3、汇报(边说边摆)。

  4、引出并理解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结合情景,引导学生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总数除以份数等于平均数。

  三、习题巩固,深化新知

  1、算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时间 :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

  米数 : 45千米20千米45千米50千米

  (1)估一估他们这四天平均每天走了多少千米?

  (A、比20千米少B.比50千米多 C.在20千米—50千米之间)

  (2)计算验证,引导明确平均数的特点。

  2、对唐僧师徒除妖表现进行打分,孙悟空得了50分,唐僧得了20分,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共得了50分,他们平均每人得了多少分?

  下面是猪八戒和沙和尚计算平均得分的情况,他们谁算得对?为什么?

  沙和尚:(50 20 50)÷3 猪八戒:(50 20 50)÷4

  3、过大河时,河水旁边立了牌子“大河平均水深166厘米”,唐僧身高172厘米,他能安全地从河里走过?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cn-teacher.com)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分桃子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4个人的平均分而只给出3个数据,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通天河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给教师表现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

《平均数》说课稿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中求平均数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男孩和女孩举行了一场趣味投篮比赛(课件展示比赛情景),想知道他们的得分情况吗?

  课件出示统计图(教材中主题图改编)。

  (1)看到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每组每人得分)

  (2)金灿灿的奖杯在那儿等着呢,请你来当裁判,这金灿灿的奖杯该被哪组捧走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裁判理由,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反驳他人的.观点。

  当学生讨论、交流出需要求出每组平均每人得多少分时,师板书出“平均”。

  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平均数的意义

  1、师:怎样求出他们每组平均每人得多少分呢?我们先来看看男生吧,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份他们的得分情况统计图, 你们可以在统计图上想想办法,也可以动笔在本子上想想办法,请每个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吧。

  (1)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的?

  ①学生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指名在教师的统计图上移一移,其他同学请静静地欣赏);

  ②和你们想得一样吗? 看,(课件演示移的过程)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③刚才我们都是怎样移的?(生回忆,师板书出移多补少)

  ④有没有哪个小组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的?

  算一算。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6+9+7+6=28(分)

  28÷4=7(分)

  追问:6、9、7、6分别指什么?28指什么?(生回答,师板书:“先求和”)

  为什么要除以4?(板书:“再平均分”)

  7表示什么?

  生回答出后,师说出:“7”是4个男生的平均得分,也可以说是6、9、7、6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在课题后面补充板书:数)

  2、研究平均数的意义。

  (1)这个7分就是男生每人实际得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请你仔细观察平均数与原来的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并在课题后板书:比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

  3、算女生平均分。

  (1)先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用什么方法验证以下?(小组合作)。

  (3)说说你的验证方法。

  ①生在老师统计图上演示移的过程。

  移完后师问:他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女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的?也就说明:10、4、7、5、4这一住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②还有人用其他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吗?

  算一算。

  师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出::10+4+7+5+4=30(分)

  30÷5=6(分)

  追问:10、4、7、5、4分别指什么?30指什么?6指什么?这儿为什么又除以5呢?

  ③“6”也就是10、4、7、5、4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平均数6是比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吗?

  (4)两个组的平均分数都算出来了,奖杯奖给谁?(全班一起为男生组喝彩)

  三、趣味练习

  1、你猜我猜。

  聪明的孩子们,向大家展示你的聪明才智吧。

  课件出示:你猜我猜。

  (1)老师先露一手:师猜学生期中考试分数,故意说成就是平均数,最后再猜:肯定有人比平均分高,肯定比平均分低,并说:别灰心,好好努力,你会很棒的。

  (2)老师平均每月支出1000元,猜一猜:

  一月 二月 三月 ……

  元 元 元 ……

  指名猜,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反驳。

  2、看,篮球队员们的比赛多么激烈呀,请看(课件出示P94,T3)你能解决出这里的数学问题吗?

  3、球迷们非常佩服篮球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他们准备亲手扎花献给他们。看,(课件出示P94,T2),快来解决小丽的问题吧。

  3、争当辩论家。

  (1)课件出题P95,T1。

  学生思考后全班出现两方:认为小明说的对和认为小明说的不对。两方展开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小明可能会有危险。

  (2)某服装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

  学生思考后以“能赢”和“不能赢”两方展开辩论。

  4、生活中的平均数。

  看来,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中的应用很广泛,你还知道哪里用到平均数的?

  (1)生举例。

  (2)师出示:

  ①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西部最缺水的地区每人每天平均用水只有3千克。(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②五一黄金周期间,连云港旅游胜地花果山风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万人,平均每天门票收入141万元。

  5、你知道吗?出示歌咏比赛图和评委打的分数,学生先算平均分,电脑亮出最后得分,过渡到教材第97页的“你知道吗?”学生再次算平均分。

  说明:求平均数,在生活中要根据情况灵活解决。

《平均数》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统计和平均数”是国标本第六册的内容。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等等。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而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设计本课时希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对策: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形成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①出示男女生人数相同,进行套圈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比哪个队赢,只要比总个数就可以了。

  ②出示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三人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四人,每人都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看哪个队赢,比什么?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应该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平了。

  ③出示第三次比赛图,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对比第二次比赛的统计图,发现第二次每人套中的相同一下子就可以比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办法可以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④完成两道简单的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练习,巩固求解方法

  ⑤接下来也会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

  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⑥在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后,让学生口答5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探究平均数的范围。

  ⑦最后安排了几道练习题。

  分散难点,逐层深入

  ——对书本原教材改动的设想

  我们每个班中,学生的差异很大,智力、基础、习惯的不同都是都摆在我们眼前,而有效教学肯定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我觉得我们要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一个台阶,优等生轻松一跃过去了,中等生稍加努力翻过去了,后进生咬咬牙也能爬过去,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享受到通过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所以结合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并没有一下子就出示书本所提供的例题,就是两组同学人数也不同,每一个同学套中的个数也不同,有多有少。我个人觉得对于我们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说,直接在这个例题中比哪个队赢,可能会无从下手,比人数不对、比总个数不对、比男生套中最多的和女生套中最多的也不对。可以说找准应该比较哪个量,既是认识平均数的切入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所以我把这一例题中找合适的比较量分散在三个比赛情境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分清在什么情况下该比较哪个量,然后再去认识平均数。

  第一次,人数相同,只要比总个数。、

  第二次,人数不同,但男生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每人都套中3个,很明显每个男生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赢了。明确当人数不同时,要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人数相同时只要比总个数,(当人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也行)

  第三次,出示书本例题,人数不同,应该要找每人套中的个数,(当然这里所说的每人套中的个数在没认识平均数前还不够规范)但目的就是让学生去找一下子就可以比的那个每人套中个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当然,本来是希望通过第一第二次比赛的探索,让学生在第三次比赛中顺利找准比较量,但在实际过程中,那个学生还是去找了总个数去比输赢,这说明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实施还有很多不合理不有效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探讨。

  平均数课后反思

  张渊

  4月7日,我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一课。平均数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为学生打下了认识平均数的基础,但平均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层认识平均数是我教学的主体思路。本堂课教学过程可谓有得有失,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收获一:提问需要有效性和针对性。

  1、教学片段:出示男生的套圈成绩统计图。

  师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答:图中有四个人。

  生答:他们分别是李小刚、张明、王宇、陈小杰。

  不难看出,学生的回答远离了我原先的预设。反思自己的提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是一个比较笼统、扩散的问题,学生回答的人数、姓名也是信息之一。所以提问的针对性、指向性不强难免会让一部分学生找出一些无关的数学信息。

  改进措施,更换提问说法:“根据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学片断:

  学生口答完每组数据的平均数后,题目如下:

  234(3)

  468(6)

  267(5)

  507504501(504)

  41620xx(20)

  师问:比较5组数据的平均数,你发现有何共同之处?

  (本题是让学生找出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生答:每组数学都是从大到小。

  教师的提问同样非常发散,有的学生在找每组数据排列从大到小的顺序,有的学生在找前后数据之间的差,等等。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无处下手,所以出现前后比较的、比较排列大小顺序的、比较前后差异的。

  比较程健老师指教的《找规律》片段:

  出示ppt,思考:

  ①平移次数和连号张数的关系。

  ②一共几种拿法和平移次数的关系。

  同样是让学生探究数据之间的关系,程老师的提问开门见山,学生对于探究什么就非常明确,课堂效率高。

  收获二:加强对关键问题的讨论

  片段:在计算出男女生各组的平均套圈个数后,

  师问:男女生哪个组赢了?

  生:女生组赢了。因为女生总共套中了16个,男生一共套中了15个。比的总个数。

  虽然在教学本题过程中,已经先问过,比较男女赢应该比哪个,并对应该比较每人套中的个数予肯定,但部分学生原来是想比较总个数,而我对为什么比较总个数是错误的却未加以讨论,以致部分同学对该比较哪个量思路还不是非常清晰。所以在教学中,对关键问题,怎么想是正确的,为什么?怎么想是错误的,为什么?都让学生讨论一下,让每一个学生都彻底理解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收获三:合理运用媒体,呈现直观图像

  片段:男生3人,分别套中了7、5、3个。

  师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每人套中个数的平均水平?

  讨论交流后利用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上7格的移出2格给套中3格的,移完以后,男生每人套中个数相同。利用多媒体的演示,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官支撑,抽象的平均数在具体的图像的呈现下变得清晰可见,学生在视觉冲击下对平均数的认识深刻有效。

《平均数》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传统的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其侧重点在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把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甚至是解题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导致只会算,不理解。现行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统计》中,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不仅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节课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为此,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感受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整体状况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这三条目标中,第1条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第二条是数学能力与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第3条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计算平均数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平均数的教学是立足于统计,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是在统计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平均数。

  三、教法分析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谈话法,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地思考、探索、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适当地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开展讨论,真正做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四、学法分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异性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发现新知,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知识,进一步掌握知识。

  五、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按以下五大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三)谈话交

  流,深化理解。

  (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五)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具体教学过程略。

《平均数》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平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学习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平均平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平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平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xx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汇报中,教师: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平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平均数”。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平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平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强化平均数意义5质疑:13这个平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平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说说平均数的意义?生: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师:学习了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平均成绩?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平。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平均数》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与教材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

  (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学生的特点(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学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①引入概念、②形成概念、③例—深化概念、④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⑥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成概念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巩固新知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总结反思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⑴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⑵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真正体会数学的实际作用。

《平均数》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认识平均数的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第43页例2及练习十一3、4、5题。本例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次学习简单的平均数,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平均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学平均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平均数的作用,从而产生学平均数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平均数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自学、引导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倾听同伴的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还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小组长就拎着各组的“战利品”来邀功,都说自已小组收集的瓶子最多,为了公平评出优秀小组,我把

  每组收集的瓶子统计一下:大家来看统计表:

  2、提问:

  (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组最多,能说第四组最优秀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样比?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对,我们用总数来比是不公平的。我们要用平均数来比每组的实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平均数。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引出平均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我校举行篮球比赛,我们来看些队参加了比赛?从哪儿可以看出开心队的实力更强一些?

  (2)、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场上哪一个队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队员的身高来作出判断吗?

  出示统计表及自学提示:

  ①根据统计表,了解相关信息。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情况?

  ④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提示:要先算出每支球队的总身高。

  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交流计算结果。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做以辅导。

  3、交流反馈。

  找个别学生汇报从统计表中了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哪一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点拨:我们在猜想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切合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乱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确性。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平均身高,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大家做以讲解。

  4、教师点拨:

  A、讲评算式。

  B、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总结出:总身高÷人数=平均身高。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求平均数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求出总数,再根据人数的不同,求出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平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学生在例1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

  己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础练习。

  练习十一3、4、5题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数量/箱

  (2)看到这个统计图,你想对超市的经理说些什么?

  3、拓展练习:小红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97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为95分。小红英语是多少分?

  (四)、课堂总结(1分钟)

  同桌相互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5分钟)

  1、填空:

  某校学生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捐款,各班捐款数额如下(单位:元):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平均每班捐款为()元。

  2、小方用计算机打一份稿件,上午3小时打了14405个字,下午2小时打了9840个字。他平均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3、下面是某地上半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1)、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请你计算一下,上半年平均每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预计一下7月份的平均气温大约会是多少度?

  六、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2、应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4、应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平均数》说课稿15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二.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能和数学自己的生长,统计学已经成为当代数学要领的一个紧张部门和应用数学的紧张范畴。新课标中也将“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摆设为一个紧张的学习范畴,夸大概造就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索题目标意识,紧张途径便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遍及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这节课通过夹糖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算出“哪个队获胜”的问题,展开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单元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五.说学情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六.说教法

  本堂课,我倡导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使学生乐于探究,并从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即时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与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

  通过进行夹糖比赛的激烈场面,男生队和女生队比夹糖的总数,有的同学说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不公平,通过学生激烈的争论,适时引出在总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数据来比较两人的总体水平。从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入手,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也能达到引出平均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更有意义。在了解学习内容之后,我便提出两个问题:

  1、什么是平均数?

  2、怎样求平均数?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通过动手移一移,让学生观察平均数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对于数据较小时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的理解,后面制造困难加大数据量,让学生产生数据大时不能采取移多补少的方法而改用计算的方法,自主讨论探究方法,引出总数÷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探究和计算,得出男生队和女生队的平数,进而引导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同时,探索出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要大,方便学生理解和实际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

  在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和理解平均数意义之后,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

  (四)、总结回顾

  回顾整理一节课知识,充分让学生说一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述后将知识梳理好,统一展示。

  (五)、作业:练习二十二1、2题。

【《平均数》说课稿】相关文章:

平均数说课稿01-13

《平均数》教学反思03-14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04-15

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03-14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4-15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03-05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03-14

囚歌说课稿01-29

囚歌说课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