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2-12-23 12:18:49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圆”。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方程、数对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掌握圆的特征及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掌握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各单元课时安排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5课时。全学期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④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⑤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措施:

  教师做到: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6)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7)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8)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9)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学生做到:

  1.学生能预习教材,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预习提纲有针对性的去自学,找出重难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3.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

  4.能够及时更正自己的错题,并善于搜集整理自己的错题,从自己的错题中发现自己的学习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学习。

  四、培优辅差计划:

  优生:

  采取如下措施:

  1.练习题设计要一定的梯度,采用分层要求,对于这部分思维灵活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让学生自己出题,一题多解,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等生:

  采取如下措施: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进行每天一次的口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课堂教学中,鼓励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多给予他们上台板演的机会,及时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潜能生:

  进行如下措施:

  1.摸清学习困难的原因,补救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学习方法。

  2.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进行肯定。

  五、评价与检测

  1、以考试评价为主导,以教学单元为单位,每单元评价与测试一次。

  2、试题以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3、根据学生检测情况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学生之间、学生自我),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并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指导,优化他们的学习方法

  五年级数学,春季,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分析教材

  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子”,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2、“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 、“球的反弹高度” 、“奇妙的图形密铺”、 “画出美丽的图案”

  二、基本要求

  数与代数

  1、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

  3、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4、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

  认识圆及其特征,知道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统计与概率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资料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资料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

  2、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

  4、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进度

  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

  一、主题

  折线统计图

  二、基本问题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有哪些应用?它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三、单元问题

  1、你了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吗?它有哪些特征

  2、如何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

  3、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吗?

  4、你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应用吗?它有哪些作用?"

  四、内容问题

  1、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征?

  3、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4、你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吗?"

  五、单元概述

  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掌握了其特征。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掌握它的绘制方法,同时能够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对我启发最大的活动

  1、课前导入(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金牌的发展历程)

  2、自主分析数据,探究事物发展的'增减变化规律。

  七、我的困惑

  1、如何有效地将课程标准量化的要求具体实施到课堂教学中?

  2、如何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0 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已有大的转变,特别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已比以前好多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有很大地改观,但是,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不积极思考,被动学习,学习自觉性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二、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 13课时

  (2)长方体(一) 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 5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三、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

  (4)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四、教学措施:

  通过一学期的相处,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后进生面广。针对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重点抓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构建积极上进、团结协助的高效课堂氛围。

  第二、在本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并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书写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第三,学生根据上学期成绩建立目标,进行谈话,让每个学生都给自己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第四,对本学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及时进行过关测试,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补差补漏。

  第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第六、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表:

  时 间 内 容 课时数

  2.26至 3.9 分数乘法 13

  3.10至4.13 长方体(一) 15

  4.14至4.26 分数除法 18

  4.27至5.15 长方体(二) 15

  5.16至6.5 分数的混合运算 15

  6.6至6.26 百分数的认识 17

  6.27至7.3 统计 5

  7.4 复习期末检测 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教材简析: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在这些号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教材首先从老师点名的情境引入,说明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每个学生。接下来,例1和例2通过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例3和例4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例3是让学生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例4是让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书籍编一个书号,和例3相比,更复杂一些,是用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进行编码,这种编码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比如汽车的车牌号、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以及商品的型号等,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难点:

  1、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用数字、字母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关键:

  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用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本班级学生成绩发展不平衡,在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有待今后努力。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培优名单:王小山、熊剑、陶金国、宋敏、玉旺、李妹英、李斌

  5、补差名单:玉温化、余波澜、玉光空、玉应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1、本学期要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与考核等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3、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进步。

  4、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

  5、加强班级管理,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教育。

  二、具体工作措施

  1、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制定好各项工作计划。

  在学期初认真及时地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辅差计划、个人业务提高(读书)计划、学生读书计划、学生预习方案、“三清”工作方案。按计划落实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2)课堂实践活动。

  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数学教学任务,使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

  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研究教法、学法;上课时认真落实“15+25”的上课模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上做到作业“堂堂清”,课后做到作业“日日清”,每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做到“单元清”;积极展示“让新理念走进我的课堂”汇报课,每学期至少两节汇报课,通过这些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每周至少听课两节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交流,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困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和下午第七、八节课时间及时辅导,避免知识欠债,对于特长生在数学课上给他们创造的探究机会,语文课上鼓励他们进行小练笔,如改写、续写、仿写等,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课前预习工作。

  开学初,结合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制定预习方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继续保持课前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本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形成了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预习内容上要提高要求。

  (4)培优辅差工作。

  认真做好学困生辅导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继续发展特长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填写好特长生档案和跟踪辅导记录,签定学困生包保责任书,对学困生每两周辅导一次。课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每天至少1小时辅导时间,课外确立一名优生辅导,督促学困生完成课外预习和家庭作业。认真填写学困生档案,做好跟踪辅导记录,同时将学生的阶段检测试卷和期中、期末试卷一起装订,做纵向比较。

  2、“新世纪师生读书工程活动”的开展。

  本学期学生阅读课外书6本以上,50万字。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汇报会。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动员学生买书、捐书,实现资源共享。开设大阅读课,每周周三的七、八节课是师生共同阅读时间,教师带领学生潜心阅读,指导阅读和读后交流。教师做好读书榜样,与学生一起读书。班级内选出两个图书管理员,负责做好图书借阅及保管工作。本学期每生自己购买课外书至少两本,每周利用2节大阅读课和双休日时间进行充分阅读,课间或者自习课上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也随时可以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教师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及读书情况,评选“读书能手”,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评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基础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及重视。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2、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一): 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3、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和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其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及其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吧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第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旋转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整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强化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一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依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八、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最后1个单元安排。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第八区》,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

  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

  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55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前任数学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分数乘法;

  (2)长方体(一);

  (3)分数除法;

  (4)长方体(二);

  (5)分数混合运算;

  (6)百分数;

  (7)统计;

  (8)总复习。

  2、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8课时

  (2)长方体(一); 7课时

  (3)分数除法; 10课时

  (4)长方体(二); 9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8课时

  (6)百分数; 11课时

  (7)统计; 5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研修计划

  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继续开展“提问反思”的'小课题研究。每天上课前三分钟仍然坚持:提问三分钟。每周坚持完成一次“提问反思集”的作业,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相学习、相互提升的目的。

  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每月上课之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潜能生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