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美称

生活总结解梦网名签名疑惑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总结 >

月亮的美称

月亮的美称
更新时间:2021-10-03
月亮的美称

  月亮的美称有夜光、素娥、玉兔、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玉弓、玉桂、玉盘、顾兔、婵娟、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等。

  这些美称的由来:

  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

  “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明杨慎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隋明馀庆

  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唐李贺

  “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挂青天。”——宋杨万里

  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宋张先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宋苏轼

  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宋陆游

  “清宵思爽然,好凉天,瑶台月下清虚殿。”——明高明

  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晋张协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盘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汉张衡

  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唐刘长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唐李白

  “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唐张子容

  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唐白居易[由Www.QunZou.Com整理]

  “正天淡云闲,明滴溜银蟾似海山。”——元金仁杰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明汤显祖

  “吴刚执斧胡不休,玉兔银蟾犹更留。”——宋白玉蟾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秋的月亮无疑是最圆、最亮、最美、最牵动人心的月亮。月亮是夜的灵魂,是夜空中的点睛之笔;中国文化中的月亮不是冰冷的石头、凄凉的荒地,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带给我们一种“温柔的喜悦”。

  源远流长的月文化,加上嫦娥一号、二号和三号卫星那么优美地探月,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无比务实而又充满想象的民族,是一个含蓄内敛而又活力奔放的民族,是一个关照自我而又放眼宇宙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会飞揽月的民族。

  另外,“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光如水,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月是水的结晶,水是月的灵魂,是贞洁纯净的象征,是美的化身。

  关于月亮的传说:

  月亮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剩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齐,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奔月

  嫦娥明白自我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并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我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贴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