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句>语录>曾国藩的语录
曾国藩的语录
更新时间:2024-03-06 14:23:22
  • 相关推荐
曾国藩的语录大合集50句

  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出处:曾国藩全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曾国藩的语录5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2、办大事者胸怀要宽,肚量要大,能忍善忍。

3、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励志咬牙,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忝然自馁也。予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迟缓,迟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5、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6、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8、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1、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2、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3、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14、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1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6、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17、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18、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19、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20、精神越用就越多,阳气越提就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

21、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22、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23、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24、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25、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26、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7、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28、矜名誉,畏讥毁,自好也。忘检制,肆偷惰,自弃也。自好者,中人也,可导之使为善也。自弃者,民之为下矣。

29、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出处:曾国藩

30、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3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出处:曾国藩家书

32、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一生抱负,千秋名节,绝对不允许曾国藩生出丝毫的不臣之念,而且他出身翰林,长期埋首于经史子籍,吟诗作赋,也认为著书立说才是心中真正向往的帝王之业,带兵打仗安营扎寨,本是不得已才为的事,又岂能当作立身之本呢。

33、"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34、曾国藩的"善用人"还体现在有效的奖惩机制上,他针对不同的人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得皆大欢喜,军心一统。幕府为曾国藩出谋划策,筹备粮饷,办理文案,处理军机,兴办军工,出尽了力效尽了劳,可以说曾国藩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幕僚们的支持与帮助,于此同时曾国藩也成就了许多人的一生。

35、在待人上,曾国藩告诉纪泽,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在行为上,曾国藩要求儿子举止要重,发言要慢,还要记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以成才。他要儿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俭节约,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

36、他此时尚有三种选择:一是起兵反叛清朝, 二是尽量示弱维持现状,三是裁撤湘军以明心志。曾国藩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他本想将湘军全部裁撤掉,后经人劝谏提醒,才保留了约两万嫡系精英。自古拥重兵之人,要么问鼎皇权,要么被打败击溃,像曾国藩这样主动裁剪、自行解散的并不多。

37、凡蒋相无钟, 圣贤豪杰亦无钟, 只要人肯立志, 都可以做得到的。

38、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39、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40、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41、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42、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曾国藩

43、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古代学习的人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最终成为知名人物;今天学习的人为了知为知名人物而学习,最终丧失了自己)

44、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45、学习和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46、君子之学也,忧不得乎实,不忧名之不得也。君子之仕也,忧不崇其德,不忧官之不崇也。

47、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曾国藩

4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9、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50、君子直不发人所不白;清不矫人所不堪;刚不绝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强人所不胜。

【曾国藩的语录】相关文章:

曾国藩语录570句03-15

曾国藩语录(精选50句)11-23

曾国藩语录40句03-02

曾国藩名人语录05-08

曾国藩的语录48条06-29

曾国藩的语录摘录38句11-24

曾国藩语录(通用60句)08-30

关于曾国藩语录60句10-10

曾国藩警句语录30句10-22

曾国藩的语录集锦38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