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语文课作文
语文课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04 08:30:46
  • 相关推荐
精选语文课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作文 篇1

  汉字,从我呀呀学语就开始接触它,从大字不识一筐到出口成章,我总因为汉字的一股神奇力量感到骄傲,因而不禁对祖先那无以伦比的智慧而肃然起敬。但看着一个个表情木然,好像是被死死地钉在纸上的汉字,却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一个原本以为无聊透顶、干煸无味的单元,不料一向对新鲜事儿情有独钟的我如今却徜徉在汉字的海洋!

  瞧,一个个汉字都逃出了方格的拘束,之后便肆无忌惮地展示自己的风韵。它们一个个在纸上欢快地跳跃,在我耳边尽情地讴歌,并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姓名的来历:“旦”字在我眼前幻化为一缕晨出之阳。“夜”字则散发出一股神秘味儿。“笑”字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二话不说就扯开嗓门儿大笑起来,一不小心露出了白白胖胖的大肚皮,声音回荡在天空。“书”字蹦到我的`头上,拉长了脸,说道:“快把我肚子里的东西读完!”“鬼”字更加直接,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还是“盾”字帮我挡了下来。“枪”字板着脸,冷冷的目光让我浑身不自在,“壮”字在“美”字面前展示着自己强壮的肌肉。最后,“典”字将它们全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结束了这场闹剧。

  看,这群汉字又以不速之客的身份来到了我的面前,它们在纸上跳跃着,笑着,欢快的旋律永不停止!

语文课作文 篇2

  在各个城市的建设中,很多新的小区起了很多洋气的名字:“华庭丽景”“棕榈泉”“枫林小岸”。这些光看名字就感觉景色优美的小区,无非是开发商想提高身价,暗示自己小区环境好,档次高。还有的小区起了:“清华苑”“智慧城”“书香苑”“文武苑”虽然这些名字有些俗气,但是那会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人们闻风而来。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窃糟”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中山国酿造的“千日之酒”闻名遐迩。有个在当地做官的鲁国人财迷心窍,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酒浸泡,逢人便说是地道的中山酒。鲁国人都信以为真。终于有一天,那位店家闻名前来品尝,结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们城市里花里胡哨的小区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趋俗,甚至媚富。自认为沾上点字义,“糟粕”就变成“精华”了。其实不然,这只能说明“肉食者鄙”。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完全可以用我们的'民族文化起个很好听的名字。

  无论是酿酒,还是起名儿,我们都不该自欺欺人。“拿来”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舍,要“求其方”,而不要“窃其糟”。否则,把无知当有趣,把糟粕当美酒,只会贻笑大方。

  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愿世人多一些鲁迅先生的“拿来”,少一些鲁国人的“窃糟”。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学到的语文。

语文课作文 篇3

  语文世界是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我们能感受到美的温馨,寻觅到美的倩影。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闪现着无穷的魅力,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历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那么,如何让“美”闪动在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呢?我也一直在努力追寻着。最近,刚执教完《美丽的小兴安 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下面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我的教学。

  一、情境激趣,发现美

  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钥匙,它能带领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美,我们曾随着课文的学习游览过风景优美的黄山,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另一处美景,让我们走进那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欣赏它的美景,去感受大自然那美的点点滴滴,好吗?首先,谁愿意用美的声音和美的感情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老师这里有一首优美的'音乐配合。”通过如此情境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语文课堂之中了,乐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能够引领我们的心灵徜徉在作品特定的意境中。学生在优美而缓慢的音乐中初步了解和发现课文中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寻美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融入文本之中。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学生自由朗读初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自学生字、新词。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识字。接下来让学生“开火车”练读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读一读,并用四字词语造句。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初读课文,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及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并且,使学生感知了语言美和文字美。

  三、品读词句,理解美

  理解美,就应该深刻理解语言文字,就应该推敲作者遣词的独特匠心。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内自由朗读2~5自然段,边读课文边画出喜欢的句子和词语,与小组成员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分享一下通过读课文,你心中的小兴安

  岭美在哪里,然后,集体交流,讨论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在品读时,通过换词训练,让学生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关于“雾”的一句,通过播放雾的画面,让学生谈自己在雾中的感觉,来让学生体会置身其中的美妙与神奇。

  四、总结升华,创造美

  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时,我引导学生:“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吗?”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什么样子的,真美呀!”有的学生说:“老师,现在,我真想画一画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的学生说:“看到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后,我的心情真好,真想唱一支歌赞扬一下她的美丽!”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潜心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教师首先要为教材中所蕴涵的美所感动,并细心品味,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去,再到课堂上去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让课堂“美”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力求把语文学习变成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