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

生活总结解梦网名签名疑惑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说课稿 >

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1-09 12:23:16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该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节内容。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这一单元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故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能力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学生点亮小灯泡较为容易,但在此基础上要求寻找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式就是一种难度的提升,四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白纸。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小灯泡、电池、双面胶、小灯泡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灯泡。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

  (3.)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2、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亲自动手汇报实验结果相结合,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易于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PPT出示美丽夜景照片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小学科学说课稿2

  一、学情调查与分析

  首先在三年级一个班进行调查,这些内容是学生没有学过的,通过5道结构

  性很强的题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其次同样的5道题目在四年级进行调查,这些内容学生以前学过,了解知识运用和发展的难点。最后从一个班抽取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在固体沉浮规律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轨迹,有利于在教学中照顾差异。

  通过调查确定了探究固体沉浮规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我认为有必要在初步感知固体沉浮现象的基础上搭一个弹性跳板---指导学生体验改变固体的沉浮,有了这个体验之后,就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材分析及处理

  《固体和液体》单元是根据课程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里的“物体与物质”的相应条文编写而成。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把本单元教材做了处理,共分两大体系。体系1中包括《认识固体》、《把固体放到水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体系2中包括《认识液体》、《把液体倒进水里》。在体系1中,我将《把固体放到水里》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进行融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分离出3个具有结构层析的内容:

  1.把固体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体在水中的现象,体验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2.引入重量和体积因素,探究改变固体沉浮的秘密。

  3.尝试同液体分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属于第一部分,把固体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体在水中的现象,体验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三、活动目标及指向描述

  知识技能:把固体放入水中,感知沉浮现象。

  过程与方法:探究改变固体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实验,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知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尝试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

  四、材料结构性分析

  1.结构层次性

  第一层次:探究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拿来研究物体沉浮的材料,有小木块、鸡蛋、石头、铁钉、螺帽、玻璃球。

  第二层次:探究材料也是生活中的材料,但是我们一般不拿它们来研究物体的沉浮实验,有玻璃注射器、土豆、粉笔、苹果、保险丝、蜡烛、玻璃瓶、辣椒、橘子。学生对这类材料缺乏经验,因此第二类材料的使用会给学生留下深度的思维空间。

  2.结构功能性

  注射器的功能不光是用来研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也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有的小组发现注射器是沉在水底,有的小组发现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在水中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五、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将第一组材料放入水中,通过学生的回答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现象。

  2.引进第二组材料,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预测

  ●实验验证

  ●交流汇报

  生成问题:注射器会怎样呢?为什么有的小组的注射器是沉在水底,而有的小组的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抓住矛盾,生成问题,将学生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自然地完成教学的过渡。

  (二)、探究改变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注射器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看来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在我们刚做实验的时候还有一些材料,它们的沉浮可以改变吗?请小组讨论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

  1.小组讨论怎样改变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2.提出假设,交流方案。

  3.小组探究,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改变固体的沉浮。

  4.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沉浮是可改变的,为下一节《探究固体沉浮的秘密》做好了思维和知识上的准备。

  (三)、探究引伸,引发新思考。

  1.我们实现了将物体由沉到浮,由浮到沉。

  2.设疑,我这有一个辣椒,它很神奇,它可以不断的实现沉浮变化。教师演示。

  3.引发新思考:你能连续不断的改变同一个物体的沉浮吗?

  4.课外探究

  教育应该有大课堂意识,科学课更应该有大课堂意识,沉浮自如的辣椒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孩子们课后探究留下独白的空间。

  六、关于活动评价

  注重通过课堂评价组织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本节课我的评价方式有:

  关于评价主体:三元互动。同伴、自己、老师。从他们中间我得到几颗星?

  关于评价内容:广角三维。我知道秘密了吗?解决困难时我的意见起作用吗?你有成就感吗?

  课堂评价方式:倡导人文。

  这节课,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我们组值得嘉奖的是。

  七、反思一得

  科学探究课要有活跃的气氛,更要有深层次的思考,动思维和静思维交相辉映,学生思维的活跃才是课堂活跃的第一特征。

小学科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省编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知识难度用教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声音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信息、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关注、研究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它是自然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对声音发生和传播的学习,为下一节光的传播打好了基础。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已有的逻辑思维及习惯,本人对教学流程作如下处理:声音是如何发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波的形成、反射及回声→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速。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处理会使整堂课的结构更加自然流畅,学生也易接受。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有媒介物质,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了解回声现象。

  2、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创新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声音是如何发生及如何传播是认识声现象本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声音的传播需依赖一定的物质,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由于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初中生理解、推理及想象能力又相对薄弱,我认为本节的难点,应是理解声音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四、教学的创新点

  1、把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以教师讲授、实验演示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索,分组实验的研究性学习为主。,把全班学生按3-4人一组,分成十几个学习小组,通过问题情景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补充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使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转变得饶有趣味性,并易于学生探索、理解。如:

  实验一:为了说明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设计如下的模拟实验:

  声源的振动引起橡皮膜振动,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在墙上,把橡皮膜的振动放大。引导学生把橡皮膜看作鼓膜,使他们真实感受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

  实验二,如图,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乙图所示情况下听到声音较大,从而说明当声波向外传播时遇到障碍后将会被反射回来。

  实验三,教师创设情景:“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试自己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学生设计如下图的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真切听到来自水中的声音。

  3、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的作用,通过课件来真实再现自然现象。如蜜蜂的嗡嗡声,大海的波涛、狂风,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课件还可摸拟了人们无法看到的声波的传播及反射的过程。

  4、改进课本的实验装置,把电铃悬挂起来,使实验效果更佳。

  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创新精神,我认为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例如,在引入新课时,把扬声器平放在桌上,在扬声器上放一些彩色的塑料小球,当音乐响起时,塑料小球随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氛围中来研究陌生的规律,可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2、想象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联想。如在做钟罩实验时,随着钟罩内的空气不断地抽去,声音越来越弱,此时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里面的空气被完全抽去,声音还听得到吗怎样?”这样处理,既尊重实验事实(通过多次实验,证明抽去空气后听不到声音是不可能的),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在课后练习中提出: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面对面却无法直接对话,这是为什么?你能为他们想些办法吗?学生提出了许多方法,既达到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3、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如课后练习中,老师提出: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长自来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有同学提出1次、2次、3次…,教师要求学生想象情景,进行合理的解释。4、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堂课采用以学生分组探索,实验为主的课堂模式,在整个教学中,始终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研究。六、教学设计构思

  1.注重自然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自然科学论的高度指导教学活动,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进行“声音的传播”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交替进行,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又符合科学认知的一般规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学结论。

  2.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学生方法的获得去实现,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尤其是一些创造学的方法,如发散思维等,并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发散与聚合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思维状态。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协作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总结评价”的科学探究方法。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同时,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一种创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力。

  六、教学程序的具体安排:

  1、扬声器振动实验(将一扬声器平放在桌面上,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上一些塑料小球,注意观察扬声器发声时塑料小球的状态。)→学生动手体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多媒体展示:①蜜蜂的嗡声(翅振动——固体)

  ②大海的波涛声(海水的振动——液体)

  ③狂风(空气的振动——气体)

  学生归纳得出,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发声。

  3、通过教师演示钟罩实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4、演示纵波实验并用多媒体来说明声波是如何形成的。

  5、师生共同完成实验一,说明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6、学生动手完成实验二,多媒体展示隆隆的雷声,使学生了解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障碍物质会被反射回来及回声的形成。

  7、教师设疑,学生设计,动手完成实验三,体验液体能够传声。

  8、学生游戏:利用“土电话”来聆听悄悄话,使学生体验固体能够传声,教师进一步介绍如回音壁等例子。

  9、教师设计问题,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

  10、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1)小结:由学生完成课堂小结,其它同学讨论补充。(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课堂练习:1.声音是靠物质的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2.月球表面上非常寂静,两上宇航员面对面却无法直接对话,这是为什么?你能为他们想些办法吗?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长自来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4.回声有广泛的应用,在水中定向发射声波,利用接受到的回声,可以判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发现沉船、鱼群及敌人的潜艇等,若已知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450米/秒,当海面的测量船向海底发出声波0.8秒后接收到回声,则海底的深度为多大?

  5.课外研究课题:

  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能粗略地测定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请课后写出实验测定的方法,原理,需记录的数据及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说课稿4

  一、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

  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

  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扶到放。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2、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3、教学方式的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说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探究过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为此设计了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实验探究、观察讨论、教学评价三个部分。

  三、说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上课伊时,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所以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现在你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些物体事先准备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揭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着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但是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应该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物体静止时都不能发声,对它们进行敲、打、吹、拨就能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步步深入。

  2、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并做记录,提出假设。

  (1)、在教师引导下观察鼓、尺子、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现象的活动。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作好观察记录。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在活动中教师巡视,关注每一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插入到个别组的研究中。记录各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有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发声物体与振动有关。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假设。

  3、活动:再次利用实验从正反两方面收集事实,验证假设。

  (1)使三角铁、音叉、声带等物体发出声音,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甚至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是在振动。

  (2)而后让学生充分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

  (3)使原来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从反面验证假设。

  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通彻。让学生感受积极参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思考延伸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乐器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并引导学生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小学科学说课稿5

  各位尊敬的评委,敬爱的教师,你们好。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课与测量水的温度、水结冰了、冰融化了、水珠从哪里来、水和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共同组成了该册的第三单元。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了必须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准确的明白物体的冷热程度。

  我的电子教案结构安排如下(课件出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过程)。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科教版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的资料。教材分为四部分(课件出示四个部分一:比较水的冷热。活动二:观察温度计。活动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活动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度数。)第一个活动让学生经过自身的体验来感知温度,并得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第二个活动以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出温度和温度计的概念。第三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对摄氏温度认读和记录第四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其中重点是训练学生对摄氏温度的认读和记录,难点是引导学生识读零下温度。

  二、依学情说目标

  我所应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温度和温度计没有很深的了解。学生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所以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课件出示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来测量。本事目标:经过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本事。情感目标:从温度计这种工具的精巧设计体验科学的魅力,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三、说教学策略和学法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课件出示:巧设悬念-----实验感知---观察思考-----实践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了变教给学生知识为教会学生学习,在大胆想、充分做而获取感性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本事。课堂上,我指导学生采用(课件出示:问一问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用一用)的方法来学习。问自我不懂的地方想教师提出的问题,做自我研究的实验,说自我理解的资料,用所获的知识释疑。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我的教学安排如下。

  1:魔术激趣,巧设悬念。(课件出示一、魔术激趣巧设悬念)上课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与教学相关的小魔术,神奇的现象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从视觉上的感知提升到脑的思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所以,我设计教学程序的第一步是搞好乐中施教和趣味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经过伽利略温度计的雏形,把学生不熟悉的热胀冷缩现象呈现于他们眼前,经过简单神奇的小魔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课件出示1、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你明白其中的奥秘吗2、在今日的学习中,你还想明白什么)经过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能够让我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从热胀冷缩现象中提出自我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本事,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问题多样性和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设计实验,比较感知(课件出示二、设计实验,比较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经过实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动手操作本事和思维本事。我首先让学生比较两杯水的冷热,让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由此引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之后让学生动手感知、比较桌子上的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要求动手体验,交流讨论,并做记录,最大限度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建立起自我是学习主人的主体意识。在学生们充分实验感知后,各小组根据所填表格,汇报实验情景。教师小结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一样,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明白物体的冷热程度呢自然地引出温度计。

  3、观察思考,提升认识(课件出示3、观察思考,提升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的观察思考,互相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说说自我看明白了什么,对于观察中产生的问题,能够下组寻求别组同学甚至教师的帮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究空间。在学生充分观察后,各小组汇报观察情景,有的组发现了温度计上的数字,有的组发现了温度计上的刻度,有的组发现温度计上有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还有的组发现了温度计上有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有了这些感性的发现,我进一步组织学生思考、探究,(课件出示:1、温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3、当你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时,温度计会发生什么变化)我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去探究,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思维的训练中,经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很顺利的实现了温度计构成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培养了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的科学情致。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4、实践运用,认读温度(课件出示实践运用,认读温度)在这一环节我要让学生掌握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引导学生准确的区分零下温度的正确读写并让学生明白温度读数时的方法。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音动色的功能,设计了与资料紧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看听说写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也获得一种满足和成功的体验,成功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五、总结揭秘,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把教材知识和生活生产及科学技术的运用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解答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自我总结归纳这节课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明白了物体的冷热程度和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有的学生说明白了温度计的构成和每一个刻度表示的度数,有的学生说明白了用正确的方法读写摄氏温度,还有的学生说发现了温度计液柱随温度高低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在学生有了如此多知识收获的基础上,我再回到课前开始的小魔术,让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科学带来的神奇现象,之后我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个小魔术,让学生自我发现魔术的秘密。最终我再做了总结揭秘,让学生对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有了生动、直观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布置学生课后设计一个自制的温度计。任务的设计是对学生动手探究本事的培养,体现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的思想。为突出本课的重点我把对摄氏温度的认读作为板书的主线,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课件出示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摄氏温度6℃读作写作;-1℃读作写作)总之,本课的教学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本事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中,

  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贴合了学生获取想明白,努力去探究,享受获得喜悦的心理活动规律。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我相信经过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取的思维,主动的探索,欢乐的学习,能动的发展。

  以上是我说课的资料,由于经验不足,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多多指教。多谢!

小学科学说课稿6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三课《斜坡的启示》。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3课。对于简单机械方面的学习,《标准》要求“认识几种最简单的和最典型的机械,最好能让他们动手操作这些机械,真正体验到这些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了解这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每种机械有什么功能,大致可用于什么场合,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做简单的应用,也可以让他们了解这些机械的改进、结合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却又极易被大家忽略。本课重在提出斜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斜面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斜面及其相关器械的性质与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本课结构遵循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交流数据、获得发现、拓展运用这几个阶段,使学生认识斜面,了解斜面。

  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四、教法与学法

  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体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主要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实验操作,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讨论、观察、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情境,揭示斜面的概念。这一部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斜坡,知道、感受到斜坡可以省力,并学会利用斜坡去解决问题。我采用谈话法进行引导: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桶要你从地面搬到汽车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通过让学生想办法、交流,再看图片,使学生体会到利用斜坡可以省力。

  第二环节: 实践操作,研究斜面的作用。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搭建斜面,自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先根据斜面的特征去搭建斜面,通过搭建斜面找到影响斜面坡度的因素: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长度。为学生设计斜面省力的实验作准备。再引导学生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的关系。首先提出问题:坡度不同的斜面,它们的省力情况一样吗?那是坡度大的更省力,还是坡度小的更省力呢? 接着让学生大胆预测,设计实验,进行交流,以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然后根据实验方案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测量出三种情况下的拉力大小,即第一次悬提重物时拉力的大小,第二次在斜面上匀速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第三次改变斜面的坡度,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得出结论。

  小结:斜坡的长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坡度越大,重物向上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即越费力;反之越省力。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坡度越小,重物向上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即越省力;反之越费力。

  第三环节:认识斜面的变形及运用。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这一部分时联系生活,由易到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争当小小工程师,教师的演示活动来突破难点。首先出示台阶、桥梁引桥、盘山公路、等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那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其次争当小小工程师活动,出示图片:(1)从一座大山脚下修一条公路到山顶,应该怎样设计公路?(2)如果桥面很高,又要使汽车能比较省力地开上去,修桥时应注意什么?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并让学生绘画出简图。教师组织学生评选优秀设计方案,相机告诉学生:像这样的螺旋和s形的设计路线,实际上就是斜面的变形。

  最后突破难点:斜面是怎样变形的?为弄清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操作活动: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斜面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斜面变成螺旋了!螺纹就是螺旋,它们也是斜面的变形。

  第四环节: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 是什么?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汇报。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如下:

  斜坡的启示

  斜面

  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7

  ●说教材

  热胀冷缩是指物质遇热膨胀和遇冷收缩的性质。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水泥路在冬天的时候会裂开;茶壶里满壶的水在烧开时会有水溢出来等等。热胀冷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乒乓球踩瘪了,可以浸在开水里烫一下,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变大就会重新鼓起来;果酱瓶的铁盖子拧不开,我们只要把瓶子倒过来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玻璃瓶和铁盖子放在热水里都会膨胀,但是玻璃膨胀小,铁盖子膨胀大,瓶口和铁盖子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瓶口就容易拧开了。一般物体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有些物体不是变化比较小,我们很难看出来;有些物体变化比较大,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中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他们会很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很神奇:为什么袋鼠爸爸会生孩子,我们的爸爸不会?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外星球有没有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等等。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以“为什么”为主,他们关注现象,更关注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中班孩子对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经验还不是很系统,很科学,因此在中班开展“热胀冷缩”的科学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梳理、提升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理念。

  ●说目标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活动内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

  2.知道热胀冷缩与生活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其中“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将提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在活动中通过幼儿猜测、操作、记录和交流来解决重难点。

  ● 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提供人手一份的瘪乒乓球三个、杯子三个、记录纸一张,每人两个笑脸贴纸,大记录纸一张,ppt

  1.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瘪乒乓球、杯子,是为了让幼儿进行实验,感知热了能使物体膨胀的现象,这份材料很好地体现了《纲要》所提倡的“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记录纸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它的提供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记忆实验的结果,让孩子有据可证,更让幼儿学会尊重科学的实践和真理。

  2.笑脸贴纸是让幼儿将自己的猜测或是实验结果展现在大记录纸上,便于教师和同伴的统计。大记录纸可以将幼儿的猜测和操作结果进行汇总,便于幼儿直观地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实验结果,并便于更好地进行相互交流。

  3.Ppt的内容是由一个生活录像短片“怎么办”和“热胀冷缩在生活中应用”图片组成的。录像短片是为了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图片是为了帮助幼儿扩散思维,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说过程

  第一个环节:引出课题

  采用看录像短片的形式,将生活中现实的场景展现在幼儿面前。通过一个小朋友的困难,激发幼儿帮助他的愿望,继而激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使乒乓球变圆。通过这一个环节幼儿的交流,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

  第二个环节:猜测实验

  通过幼儿的猜测,让幼儿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在同伴和教师面前,允许孩子出错。

  接下来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崇尚科学,形成让事实来说话的观念。当然,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变化的过程,需要孩子仔细观察,从而发现“热胀”的现象。

  通过记录实验结果,让幼儿尝试简单的记录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记录表。

  在交流中,让幼儿了解同伴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幼儿间的交流。

  教师的小结是对生活现象的科学提炼,让幼儿初步感受科学的严谨性,了解物质的这种现象是“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个环节:讨论交流

  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对自己观察到的生活进行表达,教师能从中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能引发幼儿对生活更积极地观察和探究。

  通过ppt的展示,图片的直观性更能让幼儿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么广泛,科学无处不在。

小学科学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们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及"在阳光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己总结月食产生的原因。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小组合作,类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食、月食视频、动画,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图。

  2、学生准备:电灯泡、小皮球。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太阳发生过圆缺现象吗?

  2、学生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知道这种现象是日食现象。(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追问: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分别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现象……)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日食的录像。

  (2)谈话:根据刚才的录像,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3)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并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最有可能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显示讨论的问题)

  ①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圆的)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

  ③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

  (6)那么,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

  (7)这时我提出: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8)学生利用实验用具,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推断的正误,并汇报结果。

  ①利用电灯泡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

  ②让乙同学拿着"月球"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让甲同学再看"太阳",还能看见"太阳"吗?

  ③当"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是否重新看见了"太阳"?

  (9)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动画。

  (10)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形成的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认识月食的成因

  (1)问:既然有日食现象,会不会有月食现象呢?(演示月食过程图)请你说一说你对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图

  (3)讨论: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5)演示月食的录像

  (6)能过讨论,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2、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分别画出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八、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学此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的:

  1、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学生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本课的教学,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使学生学得自然。在教学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图解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学生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还是示意图;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图。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画示意图。即使有少数的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欢迎指教。

小学科学说课稿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5、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高锰酸钾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时颗粒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五、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三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是会流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课通过对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会流动,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学生通过问题、猜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液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设计流动比赛,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比赛规则、设想比赛方法,理解公平实验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其次是运用简单方便的材料进行验证比较、实验后对液体流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思考。最后是液体和的固体的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的基本特征。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及知识储备上已经形成一定基础,对其相关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设计实验方案、控制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因此在本课以及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重点注意培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液体都会流动,流动得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通过小组活动,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通过学习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别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1块塑料板、5个滴管、带有刻度的纸杯、面巾纸等。

  四、学法、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重难点,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知识延伸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参与、研究实践活动,确立公平的比赛规则及比赛方法。在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并内化,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五、教学预案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不过这次同学们不是参赛队员,而是当裁判员,好吗?那么谁是参赛的队员呢?你们想知道吗?(教师出示水、油、洗洁精)是这三种液体,那么这三种液体谁“跑”得更快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板书课题)

  【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而学校在前一段时间刚进行完秋季越野赛,再次提起那次比赛学生们还同样激动不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激发,所以我在开课伊始以要进行液体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亲身经历,主动探究

  《课标》指出:“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在课堂上,我注重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因此本环节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1.提出猜想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比较这三种液体,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你认为哪种液体流的更快?为什么?请将你的猜测记录在书中的表格了。”

  【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在平等轻松的课堂上,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猜想,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思考,然后说出哪一种液体流动的更快的理由,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设计流动比赛规则和比赛方法

  学生对三种液体谁流的更快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既然是比赛就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进行,那么你认为这三名队员在哪进行比赛最好呢?(比赛方法)比赛时应该注意什么才能保证公平呢?请本次比赛的裁判员——你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再进行讨论。” 【首先给每位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向和时间,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比赛方法和比赛是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既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补充、完善一些不完整的比赛方法和比赛规则。(根据汇报板书:比赛方法及注意问题)】

  “有这么多比赛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你选择的方法需要使用哪些材料呢?” 【学生在选择方法的同时,明确这种方法所要使用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顺利的进行实验。】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设计实验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不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比赛方法和比赛规则,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就应对学生们的发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实验验证,分析整理

  “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同学们一定都着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小组选择好的方法进行公平比赛,比赛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将比赛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实验,包括材料的选择,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但在学生各自不同的选择中,明确要注意的问题(除三种液体不同之外,其他条件要尽量相同。)这样比赛才能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使学生形成使用对比实验验证时

  ,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结束提问:“哪种液体流动得最快?与你最初的猜测一样吗?”【在学生汇报实验情况的同时头脑中很自然的形成问题的提升:为什么同样是液体,它们的流动速度却不同?】这时教师顺势提问:“同学们头脑中一定对这三种液体又有了新的疑问对吗?是不是想知道为什么同样是液体,它们的流动速度却不同呢?”

  【学生们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之后,对液体都会流动,会有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对这个问题能够自行提出并准确的作出解释。】在学生作出解释后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三种液体黏度不同的?”

  【学生在经历实验的过程中,对三种液体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观察,从而能比较轻松的概括出,液体流动的快慢受黏度的影响的科学概念,并通过观察能对三种液体的黏度不同作出自己的解释。】

  4.液体和固体的比较

  教师出示前一节课水和油的维恩图,提问:“洗洁精具有水和油的共同特点吗?”在学生发表看法后,出示液体和固体的维恩图,让学生展开讨论,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展示两种物质的区别。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液体和固体的概念。

  (三)归纳研讨,拓展运用

  教师小结,三种液体谁流的更快一些,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却经历了问题、猜测、讨论、交流、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等系列过程,可见生活中许多结论都离不开有力证据的证实。同时要求学生思考:1 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喝牛奶时,最后总是喝不干净,这是怎么回事呢?”3“液体会流动,那么会流动的物质都是液体吗?”

  【通过归纳、拓展环节,从而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并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同时也为研究空气的相关内容打下伏笔。】

  (四)板书设计

  3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赛方法: 注意问题:

  液体黏度越大流动越慢

  【板书我采用了图画和文字并列的方式呈现,简单的图画展示了比赛的方法,文字提示学生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时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同时也突出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

小学科学说课稿11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进行对植物的观察活动之后,进而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学生对它们的观察停留在只注意某个部分的细节,还不知道怎么样从整体到局部地去观察一个小动物。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蜗牛的过程,建构自己对蜗牛的认识。同时,培养并保持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开好了这个头,为后面对蚂蚁、蚯蚓的观察等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颜色、身体构造等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映,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

  (3、蜗牛利用腹足爬行,做波浪状的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养蜗牛,并做好观察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伤害小动物,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初步了解其外形构造,生活习性、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放大镜,记录本和笔。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提出问题

  导入:“同学们喜欢蜗牛吗?那我们就一起与它玩一会儿吧!”

  预设: 对于孩子来说,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设计意图:确定观察任务,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生在和蜗牛玩的过程中,对蜗牛进行了无意的观察。

  师:“同学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蜗牛有牙齿吗?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有眼睛吗?长在哪?蜗牛怎么爬的?

  设计意图:我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加以梳理,形成几个问题的区域:如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壳的观察、蜗牛运动的观察等。

  2、制定计划,自主探究

  师: “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观察蜗牛呀?”

  预设:这时学生运用己有知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蜗牛,如:看看蜗牛身体的颜色、闻闻蜗牛的气味、摸摸蜗牛的壳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想出多种办法、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观察。进一步设计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你们小组怎样分工合作呀?”“你们需要哪些工具呀?”“怎样做才能不伤害蜗牛”等。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预设:1、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头部的眼睛、触角、嘴的观察。2、蜗牛运动的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3、蜗牛爬行的痕迹:教学中会有二种情况,先发现粘液,再发现粘液是蜗牛爬行过和痕迹;或者先发现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再发现痕迹原来是蜗牛分泌的粘液变成的。从观察和思维发展的水平说,前者的要求高一些。找到痕迹与粘液的联系后,很自然地会产生关于粘液的问题,蜗牛分泌的粘液对它有什么用?

  设计意图:在观察方法上,包括了用放大镜观察、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内容。在教学中,重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初步了解其外形构造,生活习性及运动方式等。在观察蜗牛运动时,引导学生“轻轻碰触”,从爱护动物的角度,这是最好的契机。

  师:蜗牛这么可爱,你想和它做朋友吗?你准备怎么照顾你的朋友呢?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利用本课的学习方法继续进行观察由课内引向课外,学生掌握了本课所渗透的这种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也就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12

  一、关于教材与学情

  《建一个垃圾填埋场》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的第2课。同学在以前的科学课中,了解了一些环境教育的内容,本单元将聚焦环境教育,从贴近同学日常生活的垃圾问题开始深入探究。同学经历了第一课《垃圾堆里有什么》的学习活动之后,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关注生活垃圾、甚至整个城市垃圾发生的现象。六年级同学凭借经验知道一些关于垃圾处置的方法,但是他们并不一定知道或者关注在用这些方法处置垃圾时容易发生的问题。这一课就是引导同学去研究这个问题,并且进一步引发同学考虑: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局部:一是用模拟实验研究垃圾简单填埋是否平安;二是探索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

  二、关于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同学实际,结合科学学科的性质特点,我以为本课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垃圾对环境会发生污染,简单填埋等方法处置仍会对空气、水、土壤造成污染。

  2、科学探究: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尝试设计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的活动;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地探究,自觉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科学教学不只仅是让同学获得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历经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我们应该注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同学的探究能力。应该把科学探究目标放在首位。因此,把“设计一个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同学探索认识垃圾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只有充沛认识到垃圾的处置有什么问题,才会发生解决好垃圾问题的强烈愿望。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关于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在遵循开放性、启发性原则的前提下,本课教学除了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方法外,还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同学不容易看到的情景用课件展现出来,拓展同学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以同学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规范倡议的教学理念。六年级同学已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研讨”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大局部时间交给同学,让同学分组实验、设计方案、讨论交流,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

  四、关于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资料:广口瓶、墨水、镊子、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

  2、多媒体课件。

  五、关于教学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即定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

  课的开始,我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我们平时的生活垃圾都放哪儿?垃圾桶满了,怎么办?垃圾屋满了呢?接下去又该怎么处置?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对话,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新课做好铺垫。

  在与同学的交流、对话活动中,同学根据已有经验,可能会说出露天堆放、埋掉、点把火烧了、倒入河中等处置方式。这时,老师引导同学明确:露天堆放、倒入河中肯定不对,知道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采用填埋法和焚烧法,其中采用填埋法居多。这样很自然地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2、模拟实验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组织同学分组进行模拟垃圾简单填埋的实验。实验前先出示“温馨提示”和“注意”,使同学明确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中,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实验后,组织同学讨论:实验中的各局部分别代表了什么?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假如这就是一个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使同学认识到简单填埋不是个好方法。

  3、设计方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打算分四个层次展开教学活动。

  第一个层次:小组讨论。围绕怎样对简单填埋场进行改进,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地下水、空气、土壤等的危害,进行广泛深入地讨论,明确设计的方向。

  第二个层次:动手设计。同学有了初步的设想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设计。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图。

  第三个层次:展示效果。各组方案完成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展示自身的方案。用文字叙述的,就让他读。画图的,让他用视频展台展示出来,并解说。

  第四个层次:对比完善。当同学展示各自设计方案之后,老师出示现代清洁填埋场的构造图,引导同学了解各局部设施的作用,让同学看看和自身的设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们会高兴地发现,真正的现代清洁填埋场的建设与自身的思路是一样的,甚至有的小组设计的方案更完善,从而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也再次调动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也可能有小组的设计达不到要求,老师引导他们发现自身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鼓励他们再作改进、完善。接着师生讨论:这样的垃圾填埋能保证平安了吗?垃圾场填满垃圾后,为什么不能在它的上面种农作物和建造房子?通过讨论,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表示关注和进行考虑。

  在这个环节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既培养了同学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又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

  4、课堂拓展

  同学认识到清洁填埋仍存在潜在危害,那另一种垃圾处置方式——焚烧又怎样呢?接下来播放焚烧垃圾的录像,观看后让同学讨论,焚烧垃圾和填埋垃圾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通过多次对垃圾处置方法的讨论,同学从中感悟到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会在感情深处对垃圾发生一定要处置好的欲望。

  5、课后延伸

  于是提出课后考虑问题: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呢?并对同学提出希望,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关注垃圾问题,关心环保事业,做环保小卫士。同时告诉同学几个相关网站,希望同学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同学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使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培养同学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分析和处理

  1、教材简析: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们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教材分为三部分:(一)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三)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三部分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进行的。

  2、教学目标:

  科学学概念:

  食品具有保质期,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时也可能有害。

  过程与方法:

  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并在分析处理信息过程中,产生问题,展开进一步深的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选择食物的能力。

  3、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教学难点:

  探究怎样的食品信息才是可靠的、健康的。

  5、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在课前每人收集3—5种食品包装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表、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二、说学情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小食品都出现在了学生面前。食品包装袋是学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不会关注包装袋上信息。让我高兴的是本校四年级的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的热情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组织起来应该比较容易。

  三、说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说教法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我除了采用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作适当的点拨,还将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渗透到科学教学中去。以此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

  2、说学法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主题,学生们依据这个主题,从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入手,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等形式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之中,并在经历一个个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我觉得这节课材料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把课前的材料准备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板块。

  在上课的前一个星期,我就布置学生收集家里近一周内吃过的食品包装袋。课前,我对小组间所拥有的包装袋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和补充,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不同类型的包装袋,如,有装流质食物的包装袋,有盒装的包装袋,有罐装的包装袋等等。由于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结构性,而且是自己或家人吃过的,这些研究起来,应该是更真实,更迫切,更得心应手。

  第二个板块:我是最合格的设计师

  孩子们在选择食品时更多的是受到广告宣传和精致包装外表的影响,而不去注意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怎么办?在让学生收集食品袋时,我就要求学生思考“食品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呢?”。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仔细观察,询问家长或是上网查一查等。待到上课时,首先开一个“汇报成果庆功会”。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全面。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信息的观察、收集、整理、汇报,初步了解到了食品包装上有:食品的名称、配料、营养成份、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要求、食用方法、生产厂家等内容。注意:净含量、方便撕开口、条形码、环保标志、质量合格标志等这些信息容易被忽略,教师可做有意识的引导和提示。之后,我拿出一包未包装的米粉,话锋一转,要求学生为这包米粉设计出一份合格的并且有创意的包装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身设计,更加有效地了解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问题了,提高了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板块:我是最聪明的研究生

  (1) 研究什么因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要求小组内选择五种不同的食品包装进行调查,重点比较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且完成老师给的统计表。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填表、讨论、比较,水到渠成,探究出食品的加工方式,包装方式,保存方式,食品配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食品保质期的长短。

  (2)研究食品的配料及其作用。

  我先请孩子们品尝美味可口的达能饼干,然后,再请同学们依然是分小组来共同探讨,并把探讨内容记录表中。

  你熟悉的配料: 作用:

  你不熟悉的配料: 作用:

  孩子们在向纵深方向的观察讨论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不熟悉的配料对人体有没有害处呢?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作深入的研究。

  第四板块:我是最精明的消费者

  首先,通过电脑脑播放一段摆满了各种各样食品超市动画。让学生有一种亲临超市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购买欲。然后,让学生运用了解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知识来清除这个超市中的不合格产品,当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无产品名称、厂址及已经过了期的食品放在购物架上,以此提高学生签别伪劣食品的能力及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最后,我又要求学生根据下列情况来模拟购物:

  1、一天,爸爸让小敏随自己出去旅游,到北京都游玩两天。

  2、星期日,小佳要到顺平去看望奶奶,给 奶奶买些食物。

  3、王先生到国外探亲,想带一些国外不易买到的食物带给亲戚。

  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提高学生选择食物的水平,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结合各板块的学习,通过对内容与方法的归纳,教师的点拨,最后形成了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儿歌式的板书,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包装上,信息多,同项归类整理好。

  生产期,保质期,列表收集要记牢。

  细观察,善比较,食用有效身体棒。

  大胆猜测勤研讨,关注科学真奇妙!

  六、说教学评价与教学保障措施

  本节课一开始,我确定“三星”标准,通过“星星伴我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学生。通过摘星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如争当小设计师、吃饼干、看动画等。以此使学生快乐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快乐探究科学的奥秘,快乐地攀登科学的高峰。

小学科学说课稿14

  各位领导评委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光的传播》。

  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粤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光》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学习光学的基础课。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特点,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学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及日食月食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知道推测要有依据;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点: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本课的教学作出了以下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所以在教学光的传播的特点时,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实现这一设想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猜想 2、探究 3、运用4、小结

  教学过程

  (一) 第一环节:猜想

  我首先以镭射笔的红色光线照射屏幕,然后问学生你认为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跑到屏幕上的?这种实物作为导入,让学生对光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也作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测想。然后进入重点环节:验证 我将分两步进行

  1、提取生活经验进行初步验证 2、通过实验再次验证

  (1)提取生活经验进行初步验证

  学生作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测后我再追问,生活当中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时可利用课件配以图片如:舞台上的灯光、阳光照射森林┉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直线形式的光。使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就的确存在着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让学生从猜测发展到初步信服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再次验证

  生活经验只是一个事实,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证明出来?接下来我为学生安排了两个实验活动,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实验活动1管子看光实验,实验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充许有有不同方法,但只要学生有一个共识,只有管子是直的光才能传播出来,当管子是弯的光就不能传播出来了。这样就能得出我们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活动二光线打靶,实验发现只有B孔和中间挡板的小孔及靶心三点在一直线上光线才能打到靶心,这就又一次地验证了光是直线传播的。两个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了充分证明学生从初步信服发展到充分肯定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充分肯定光是直线传播的结论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运用

  (三)运用

  科学知识的学习在于运用,科学知识的运用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达到这一目的先让学生根椐课文了解小孔成像,再让学生根据光是直线传播的特点猜想在白屏上所看到的内容并把它画出来。之后我通过实物演示让他们惊奇的发现,蜡烛倒过来了,而且还有颜色,还能动呢。这时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但可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光通过小孔后的传播过程。结果不用讲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学生此时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我紧接着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光是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并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现象。

  当学生明白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能简单运用后,为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布置拓展练习自制简易

  (四)最后一个环节小结

  我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

  整堂课,其实内容都很简单,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兴趣更大,因为这堂课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过程。

小学科学说课稿15

  一、教材简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十分熟悉的铁制品生锈现象来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并制定防锈的种种措施。学习的重点是能够制定“影响铁钉生锈因素”的实验方案,教材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意在启发小组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孩子们“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水平。

  二、教学背景:

  铁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

  三、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

  相关图片、课件资料、铁片、铁锈、简单电路、磁铁、榔头等尽可能找到纯的铁锈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观察铁锈指导探究课堂总结

  导入新课和铁形成对比认识(探索铁生锈的原因)拓展延伸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个性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物体生锈的图片)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铁生锈的现象你在生活中见过吗?(请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铁制物品生锈的事实)

  3.看来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还真多。铁生锈了,才有铁锈。铁锈是新物质吗?(学生猜测,并能说说理由)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铁生锈了》(板书课题)。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吗?如果铁和铁锈是不同一种物质,那就说明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如果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就说明这是一种——物理变化。看来,要想弄清楚铁生锈到底是什么变化,还得先弄清楚铁和铁锈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2.师出示新铁钉和铁锈,提问:对它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颜色、手感、亮度、松软、导电性……)

  3.教师提供材料(自制电路检测器、榔头、磁铁、铁、铁锈等),要求学生观察铁锈,寻找证据,并做好记录。

  安全提示:如果你的身体有伤口,请不要接触到铁锈。

  (课件出示)铁盒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磁铁

  ……

  铁

  铁锈

  4.交流汇报:

  (1)请一组学生汇报,其他组补充。(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知识点)

  师演示铁与铁锈的导电性、吸铁性。(铁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

  (2)小结

  同学们通过实验,找到了许多铁与铁锈的不同点,现在你能判断铁与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铁变成铁锈是什么变化呢?(板书:化学变化)

  三、指导探究,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过渡:

  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用证据支持了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的假设,那么铁为什么会生锈呢?铁的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水、空气)

  2.如果我们研究“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学生设计实验

  3.交流。说说方案,相互质疑,不断完善实验方案。

  (课件出示)要点:

  两枚铁钉要一样新。

  一枚铁钉完全隔绝空气(如放入菜油中),另一枚铁钉暴露在空气中。

  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4.小结。

  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我们来分享研究成果。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了解铁生锈的危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是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的6倍。钢铁生锈是铁的致命弱点,钢铁因腐蚀而报废的数量约占钢铁当年产量的25%—30%,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你们说我们该这么做呢?(防止铁生锈)

  2.引导学生探究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为下节课准备。

  板书设计铁生锈了

  水

  铁铁锈(化学变化)

  空气

  课外活动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拿到课堂上继续研究。

  生成预见用磁铁研究铁与铁锈的区别,可能实验结果是磁铁能吸铁锈,因为理论上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磁铁不能吸引,但我们提供的铁锈中往往含有铁,磁铁吸住的是铁锈里的铁。教师用铁屑与从生锈铁制品上刮下来的铁锈细末做对比实验。如果找不到纯铁锈或者找到的铁锈仍然可以被磁铁吸引,可做演示实验,也可以用与铁锈相似的材料代替铁锈做实验,这也是允许的。提供一些不含有铁的铁锈如做不到,也应向学生说明。

  课堂评估学生能否归纳出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对学生设计的对比实验方案做出合理的评价,并适当加以指导。

【小学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6篇)03-23

科学说课稿01-02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5

小学英语说课稿10-22

小学美术说课稿01-04

小学科学述职报告12-31

小学数学说课稿11-02

小学语文说课稿09-27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