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1-09 12:28:20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说课稿1

  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老师,大家好。我叫赵彬彬,是育才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

  一、首先我阐述的是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作为研究对象。水是组成世界万物的重要物质。人体内有水、动物体内有水、植物体内也有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水与生命最深层次的关系,使同学们体会到水的重要意义,也为以后本单元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本课的不同看法,设想没有水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3、情感目标

  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说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结合本节课的需求,师生应做如下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塑料袋、杯子、剪刀、水、新鲜树叶、芹菜、橡皮筋、红墨水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我除了采用常用的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一般方法以外,主要还采用了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引导探究法3/分组讨论法等。以上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本节课我强调以探究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为辅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利用多媒体、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刚刚步入神圣的科学殿堂,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上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鱼鸭戏水”的情景,屏幕上那欢快的情景配上动听的音乐,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桃花开得鲜艳,使鱼鸭游得欢畅,学生畅谈感想以后将会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2、讨论交流、体验汇报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讨论说出几项动、植物离不开水的事例,丰富学生对“水与生命”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水与动物、植物和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命体内的一切活动如呼吸、消化、光合作用都离不开水)。

  3、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教师示范实验,出示课前包装好的新鲜树叶,经过阳光照射后,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塑料袋原来是干的,里面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塑料袋里的水珠是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证明植物体内有水。接着我趁热打铁从人体出汗、排解等生理现象中也可以看出人体内含有水,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究竟含有多少水呢?

  接下来我设计了挤西红柿这个实验,可以清清楚楚的观察到植物体内究竟含有多少水。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吧。在这个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几种常见食物的含水量。知道各种食物以及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生命活动,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我选择了芹菜作为实验原料,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进行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这么做的:准备一杯调式好的红墨水,然后把芹菜放入红墨水中,过10分钟后观察芹菜的根部有什么变化,杯中的水为什么少了一些。把芹菜切成2段,芹菜里面的茎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围绕了植物离不开水这一目标,演练了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丰富了教学的色彩。

  4、拓展活动、反面例证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体验汇报并动手实践等多种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及周围的环境将会变成什么样?教师播放了一些有关于干旱的资料,通过观看录像,学生更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离不开水,教师小结:(同学们,你可知道当你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云南的小朋友们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干旱,当你每天喝着三、四元钱买来的饮料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云南的小朋友们却担负着拯救家人、到处找水喝的使命,当你浪费每一滴水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这一滴水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用你的爱心去拯救那些孩子们吧,让他们也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只要你能节约每一滴水)。最后教师总结:通过云南干旱教育学生珍惜每一滴水,滴水可以汇成河流,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画一幅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结构特点我是这么设计板书的:

  从植物、动物、人离不开水从而得出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懂得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道理,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七、教学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做、开开心心的学。

  以上是我肤浅的个人见解,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老师谅解,多多给予批评、指导。谢谢!

小学科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分析和处理

  1、教材简析: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们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教材分为三部分:(一)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三)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三部分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进行的。

  2、教学目标:

  科学学概念:

  食品具有保质期,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时也可能有害。

  过程与方法:

  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并在分析处理信息过程中,产生问题,展开进一步深的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选择食物的能力。

  3、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教学难点:

  探究怎样的食品信息才是可靠的、健康的。

  5、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在课前每人收集3—5种食品包装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表、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二、说学情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小食品都出现在了学生面前。食品包装袋是学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不会关注包装袋上信息。让我高兴的是本校四年级的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的热情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组织起来应该比较容易。

  三、说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说教法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我除了采用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作适当的点拨,还将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渗透到科学教学中去。以此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

  2、说学法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主题,学生们依据这个主题,从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入手,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等形式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之中,并在经历一个个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我觉得这节课材料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把课前的材料准备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板块。

  在上课的前一个星期,我就布置学生收集家里近一周内吃过的食品包装袋。课前,我对小组间所拥有的包装袋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和补充,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不同类型的包装袋,如,有装流质食物的包装袋,有盒装的包装袋,有罐装的包装袋等等。由于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结构性,而且是自己或家人吃过的,这些研究起来,应该是更真实,更迫切,更得心应手。

  第二个板块:我是最合格的设计师

  孩子们在选择食品时更多的是受到广告宣传和精致包装外表的影响,而不去注意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怎么办?在让学生收集食品袋时,我就要求学生思考“食品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呢?”。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仔细观察,询问家长或是上网查一查等。待到上课时,首先开一个“汇报成果庆功会”。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全面。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信息的观察、收集、整理、汇报,初步了解到了食品包装上有:食品的名称、配料、营养成份、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要求、食用方法、生产厂家等内容。注意:净含量、方便撕开口、条形码、环保标志、质量合格标志等这些信息容易被忽略,教师可做有意识的引导和提示。之后,我拿出一包未包装的米粉,话锋一转,要求学生为这包米粉设计出一份合格的并且有创意的包装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身设计,更加有效地了解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问题了,提高了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板块:我是最聪明的研究生

  (1) 研究什么因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要求小组内选择五种不同的食品包装进行调查,重点比较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且完成老师给的统计表。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填表、讨论、比较,水到渠成,探究出食品的加工方式,包装方式,保存方式,食品配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食品保质期的长短。

  (2)研究食品的配料及其作用。

  我先请孩子们品尝美味可口的达能饼干,然后,再请同学们依然是分小组来共同探讨,并把探讨内容记录表中。

  你熟悉的配料: 作用:

  你不熟悉的配料: 作用:

  孩子们在向纵深方向的观察讨论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不熟悉的配料对人体有没有害处呢?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作深入的研究。

  第四板块:我是最精明的消费者

  首先,通过电脑脑播放一段摆满了各种各样食品超市动画。让学生有一种亲临超市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购买欲。然后,让学生运用了解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知识来清除这个超市中的不合格产品,当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无产品名称、厂址及已经过了期的食品放在购物架上,以此提高学生签别伪劣食品的能力及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最后,我又要求学生根据下列情况来模拟购物:

  1、一天,爸爸让小敏随自己出去旅游,到北京都游玩两天。

  2、星期日,小佳要到顺平去看望奶奶,给 奶奶买些食物。

  3、王先生到国外探亲,想带一些国外不易买到的食物带给亲戚。

  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提高学生选择食物的水平,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结合各板块的学习,通过对内容与方法的归纳,教师的点拨,最后形成了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儿歌式的板书,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包装上,信息多,同项归类整理好。

  生产期,保质期,列表收集要记牢。

  细观察,善比较,食用有效身体棒。

  大胆猜测勤研讨,关注科学真奇妙!

  六、说教学评价与教学保障措施

  本节课一开始,我确定“三星”标准,通过“星星伴我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学生。通过摘星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如争当小设计师、吃饼干、看动画等。以此使学生快乐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快乐探究科学的奥秘,快乐地攀登科学的高峰。

小学科学说课稿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问题并制定方案进行研究。

  三、教学准备

  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看画猜疑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指纹。(板书课题:奇妙的指纹)

  (二)搜集指纹

  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

  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印的指纹,共同探讨制作方法及注意示项(课件出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把手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

  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

  可以解决哪个问题?

  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

  3.小组讨论,汇报

  4.全班评议修改方案(评议团要边听边思考,他们这组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5.小组确定方案

  6.小组活动。如果有说不清楚的,可以画下来。

  7.小组汇报: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8.有哪组研究了指纹的样子吗?展示交流

  9.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可以把指纹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出示)板书

  10.师:同学们研究的真仔细,看来指纹真的是很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指纹吗?

  (课件出示:指纹保险箱、指纹考勤机、指纹锁、指纹鼠标、指纹优盘)

  11.教师介绍利用指纹破案的案例

  (四)课后探究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指纹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画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画,这一切都要你们去发现。

  小学二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三:动物怎样生活

  课堂回放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手里拿着记录表,有序地走进不一样的实验室里。当同学们发现桌上栩栩如生的猫的标本、鱼缸里活泼可爱的金鱼和乌龟、鸟笼中上窜下跳的鹦鹉、青蛙和蜻蜓生动形象的图片后都禁不住地叫起来,由衷地喜欢上了它们,对它们的观察、了解更为迫切。

  为了保证观察的时间,同学们按照个人喜好自主的结合为六个研究小组,以获得充分的对一种动物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观察,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秘密。

  “说说你们发现了小动物的`什么秘密?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

  观察猫的人数最多,虽然给他们提供的是猫的标本,但同学们平时对猫的了解颇多,发言很踊跃。

  “我们看到的是只黄猫,它身上有厚厚的毛,很浓密,手摸上去很光,很柔顺,很舒服,还掉毛呢。”

  “是啊,这标签上写的是1999年做成的标本,时间好长啦。”

  “这个猫标本的皮毛是真的吧?”

  老师点点头,说:“大家说的是猫身体上的一些特点,关于猫的身体构造特点还有补充的吗?”(引导学生由平时凌乱、无序的观察到科学探索中的“有序观察”)

  “猫的眼睛白天眯成一条线到了晚上会很亮,是为了能抓住老鼠,。”

  “猫的胡须还比较长。”

  “猫的尾巴总喜欢向上卷起来,卷成一个圈。”

  “猫的鼻子总是湿湿的。

  “其他方面有什么补充吗?”

  “猫还会上树,爬得可快了。”

  “猫上房子也很快的。”

  “我知道猫爱吃鱼和老鼠。它每次发现老鼠后很快地抓住,不是立刻就吃,而是故意让它跑了再抓,和老鼠玩玩,然后再躲起来吃。”

  “猫也有脾气,高兴时就跳到你的身上让你抱;不高兴时,就躲起来。

  “猫吃饱了,喜欢玩线团,在筐子里玩。”

  ……

  “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乌龟。我想问一下,这只乌龟是老师您养的吗?”

  “不是,是四(2)班陈泰宇同学养的。继续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它生活在水里,身上有一个壳,上面有些花纹,身体不算大。有四肢爪子,还很坚利。”

小学科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紧紧围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它对我们以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

  (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

  (3)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

  判读晨昏线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它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运用之一。

  遂将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定为本节重点

  将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定为难点。

  二、说学情

  我的学生是刚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新生,接触专业地理知识的时间较短,对这一方面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我要着重兴趣导入和强化概念,让他们能打好基础。此外,这个年纪的学生自我意识都比较强,所以在课程中,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由老师说,学生听,转化为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学生思考,学生梳理。

  三、说教法

  本节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读图分析法为主,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同时辅以情景创设,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说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一些小问题 (如在同一时间里,为什么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五、说教学过程

  (一)上下衔接,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之后,以提问“太阳直射点是否固定?移动的太阳直射点会形成怎样的自然现象?”来引出白天黑夜现象,进一步描述为“昼夜现象”,以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规律,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出“光”之后,我们就能得出“太阳是地球有昼夜交替的必要原因”

  继续提问“静止的太阳或地球还会造成昼夜现象吗?”,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做好指导。

  在让学生小组讨论,假设,推导之后,让学生来公布讨论结果。我会表扬学生的活跃思维并且总结,明确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

  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

  4。课后问题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地球的卫星——月亮上的昼夜交替是怎样的呢?它与地球昼夜交替的差别又在哪里?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在课后去了解。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一、昼夜现象 四、晨昏线

  二、交替原因 1。构成

  三、交替周期 2。特点

小学科学说课稿5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学习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习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学习流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

  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

  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科学说课稿6

  说教材:

  这是《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这两种机械,并通过用测力计测量、比较的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所以《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必须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观察到,(现在建筑工地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课前要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概念: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动滑轮作用与定滑轮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说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选择必须对学生有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根据本课知识特点,根据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吗?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学生回答:有滑轮)

  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学生猜测)

  2、请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请各小组参照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讨论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各实验组汇报实验方案,全班分析讨论并改进,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链接定滑轮,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测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实验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6、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学生用数据分析总结 多叫几个小组汇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结论: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动滑轮

  1、(出示课件)提问:“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不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指导学生从定义去认识并判断滑轮的种类

  2、动滑轮的定义: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板书:动滑轮)

  3、猜测:你认为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的作用相同吗?(不同)会有哪些不同呢?(学生猜测)

  4、反问学生:你们猜得就对吗?(学生说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概括。

  (1)组装动滑轮。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重物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完成书中表格

  7、交流发现: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用数据说明)

  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8、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定滑轮 优点:改变用力方向

  缺点:不能省力

  动滑轮 优点:省力

  缺点: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三、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1、谈话: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吗?

  2、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动滑轮?(搬运较重的货物时就选择动滑轮,想站在地面上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选择定滑轮。

  3.引申的问题: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运到5楼的建筑物上,你会用什么样的滑轮?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请各小组组长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小学科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虽然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岩石以及岩石的用途,但对岩石风化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去搜集、去探究、去观察、去验证。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课下可让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了解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使课题加以延伸和拓展。

  五、说活动准备

  带盖塑料瓶、碎石块、酒精灯、镊子、火柴、花岗岩(小块)、水、防护镜、石膏、绿豆等。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我首先出示一块岩石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上万年前就是这样吗?那上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再集中呈现岩石图片) 欣赏后再提出问题来研究。

  (二)、作出假设

  是啊,岩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谁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变化呢?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把猜想的岩石变化原因画或者写在记录表中。再全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假设,适时板书:冷热、水流、生物、风、火山、地震……

  (三)、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活动。

  活动一: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水流对岩石作用的模拟实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提醒。比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问:你观察到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瓶中的岩石有没有变得像这块鹅卵石一样光滑圆整呢?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岩石变化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

  活动二: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本活动也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把岩石放到酒精灯上烧,表示热,烧完后放到凉水里,表示冷。冷热变化代表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冷热差别。在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给岩石加热的同学带好防护镜等。学生回报交流发现的问题后教师小结。(冷热差别使岩石体积收缩和膨胀,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活动三:生物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在石膏中种绿豆的实验(课件出示图示)——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洒上几粒绿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放入盛水的盘子。同学们认为几天以后会有变化吗?(发芽的绿豆能从坚硬的石膏中钻出来吗?)学生猜想后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后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在石膏里种种子,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物对岩石的作用,亲自体验观察、验证的乐趣。

  (四)巩固小结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五)运用拓展

  1、自由活动

  出示图片:山下的这些碎石,不断地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本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想、模拟实验,推想岩石变化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推想出地球上土壤的形成原来是由岩石风化造成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课题延伸

  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通过这一课后拓展活动使学生对岩石风化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视野的同时,关注与岩石风化有关的研究,把课堂探究活动拓展至课后,关心科学、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昼夜交替的解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它既是对前面《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的深入研究,也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太阳、地球的运动打下铺垫。

  该教材共2页,编排思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教材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几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一一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用模拟实验来检验每一种假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可以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对每一个假设进行小组实验。

  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①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寻找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情况,培养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能力。。

  ②让学生体验“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实验、交流、倾听。

  情感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知道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

  ②让学生了解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才能更接近真理。

  ③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对昼夜交替的原因作出推测,并能用实验方法进行模拟。

  难点:要求学生对每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会不会出现。

  二、说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昼夜交替现象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昼夜交替也有一定的联想。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只有当我们掌握的证据和信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解释才越接近真理。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实物。根据教材实际情况,我没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主要利用实物进行模拟实验。如:地球仪、手电筒等。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引入新课,大约需要4分钟。首先,通过老师谈话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昼夜”。知道“昼夜”是什么意思吗?“昼夜”是按怎样的规律出现的呢?学生思考、交流,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昼夜交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昼夜交替的原因,从而老师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第二大部分是新授课部分,大约需要33分钟。这一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老师讲述古代科学家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学生倾听,思考、观看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科学家思考的情境。这一环节大约需要4分钟。第二个环节是做相对运动的游戏。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老师请同学甲上来模拟地球不动,同学乙模拟太阳绕着同学甲转。问同学甲:看到乙(太阳)在你视线内怎么出现和消失的?然后向全体同学抛出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最后老师小结:古代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看到“昼夜交替”现象也可能由于其他运动方式形成的,于是科学家们也提出了很多种假设,大家想想你能找到几种呢?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从而让学生感受相对运动,对“昼夜交替只是太阳绕地球转”提出质疑。第三个环节是模拟“昼夜交替”实验,发现多种情况。

  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7分钟。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来模拟实验,看看你们还能找到几种太阳、地球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提出实验要求,然后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最后小组汇报研究结果。从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昼夜交替的多种解释。第四个环节是分析拓展。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对于昼夜交替这一现象我们现在产生了这么多种可能的解释,科学家们在遇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往往也会提出多种解释。哪种情况才是对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呢?这几种解释中最多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但仅仅靠今天的模拟实验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大部分是学习小结,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大约需要3分钟。首先请学生谈谈今天这节课的收获,然后老师小结。为以后几课学习地球、太阳的运动打下铺垫。

  五、说练习设计、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本课的练习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完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昼夜交替的解释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多种解释→寻找更多证据→得出正确解释释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

  六、说教学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评价时,我不是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而是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假设推测”这个环节中我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组织探究活动,模拟实验”这个环节中我采取小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实验所作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七、说教学效果:

  本课设计我曾经在五年级4个班进行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令我欣慰:

  1、学生足够的活动时空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根本保证。如:在“学生自己推测假设昼夜交替的原因”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在“学生模拟昼夜交替的实验”时,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的动手、动脑,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模拟昼夜交替。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探究就无法落到实处,更没有发展思维的空间。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给学生灌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这样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经历“推测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寻找“昼夜交替的原因”,就远胜过老师讲解十倍甚至百倍。虽然在这节课中,我们并没有知识点的传授,但教给了学生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

  回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中时,给科学教学活动带来的无限生机,更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也许,这就是科学课程的魅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9

  一、主题确定

  我们确定了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天气》单元为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学生实际观测、记录分析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为主题的教研课题。

  本次四位一体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课题制定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延伸及成果展示阶段。《我们观察到的天气》一课,是我们对第二阶段中开展关于云量、风和气温方面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汇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具备了初步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证据,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而《天气》单元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关于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对一段时间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可以真正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一段时间内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过程与方法:对一段时间内收集到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对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天气信息(气温、风向和风速、云)以各种形式进行汇报。

  2、难点: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主要活动方法分析

  本课题探究以对观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加工整理为主要研究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和分析交流。重点解决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问题。采用的具体活动方法有:

  1、数据记录法:

  学生每天记录电视或报纸中天气预报内容,利用所学的天气符号画在自己的《天气日历》中;在每天跟踪记录天气的过程中,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天气是在不断地变化着,激发研究天气的兴趣。

  通过参与观察的途径,采取小组合作用学生们的感官和自制的观测工具对天气现象进行持续观测,获得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同时进行较全面的记录,用以作为感知和分析秋季天气变化特点的依据。

  2、资料查询法:

  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与学生自己观测到的天气现象进行对照,加深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理解。比如:只依靠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在对云的认识上,学生很难区分拍摄到的云属于那个种类,这时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不同种类云的相关图片,与自己拍摄到的关于云的图片相对照学生不但能区分不同种类的云,还对不同种类云预示不同天气有了更深的理解。

  3、持续观察记录法:

  对一株植物、一种动物以及周围的人群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利用文字、图片加以记录,感受秋季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4、数据统计分析法:

  利用柱状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对这段时间里观测、记录到的'有关云量、气温、风力和风向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学生生活地区天气的概括性认识。

  六、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此次教研活动要求学生对较长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观测、记录,由于学生对于观测方法、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难免在实践观测中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对每一天布置的内容第二天都及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案。而后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在过去一段教研中对一下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各个小组同一时间的温差较大。

  分析原因

  1、测量的位置不同,有的在向阳、无风的地方气温就高。

  2、温度计质量差、不准确导致较大误差。

  3、读数时生没有水平视线看读数,读数据方法错误。

  4、发现有的小组没有实地观测,只是凭感觉确定温度数值。

  应对策略

  1、在背阴的地方气温就低。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必须在背阴、通风的地方测量。

  2、教师对每一组的温度计进行检查,更换误差大的温度计。

  3、教师又重新演示读温度计的方法。

  4、教师及时进行纠正,教育学生必须用科学的数据说话。

  5、教师再次重申测量的时间分别为7:00—8:00、12:00—1:00、2:30—3:00、4:00—5:00。

  (二)不能准确的确定风向、风速。

  分析原因

  1、观测地点选择在了建筑物中间或高大植物附近。

  2、风向标、风速旗制作不规范。

  3、观测时风向不定。

  应对策略

  1、带领学生选择空旷地带测量风向、风速。

  2、指导学生选择符合教材要求的材料制作风向标、风速旗。

  3、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并指导学生测2分钟之内保持时间最长的风向就是本次要测的风向 。

  (三)数据加工整理和分析不够“准确”和“到位”。

  分析原因

  1、受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影响,使得我们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流失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和成果。

  2、个别学生不能持久、认真地进行观测、记录,应付了事。

  3、学生观测、记录、数据整理、分析能力不强。

  应对策略

  1、提供给学生有结构材料。

  2、课堂上教会学生观测、记录方法;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课后和学生一起观测,对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3、对学生制作的图表及时检查、评析,指导学生对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在整个前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对天气进行了一定时期的实地观察、记录并利用所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这些活动使他们懂得了用科学的数据可以证明天气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10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是颍州区袁集镇***小学教师张鑫,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蚯蚓的选择>>,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步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黑暗潮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的选择》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 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猜测、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 、教学模式

  1.结构

  情境导入--猜测--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想不想见见?是谁呢?教师板书。今天我们请来了蚯蚓跟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2、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观看实物蚯蚓的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使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让他们在原有认知和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小学科学说课稿11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

  2.科学探究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

  2.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10张不同物品的卡片

  2.教师使用:课件、实物、班级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预设5分钟)

  1.出示《我们生活的世界》课题,导言:我们生活的世界绚丽多彩,物质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身边的物质出发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

  2.新授: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品,思考一下,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哪些是来自人工制造出来的?

  3.教师组织学生识别实物图片。

  二、讨论分类的标准(预设15分钟)

  1.播放“自然视觉生活景观”剪辑视频和“创造工厂人工智能”剪辑视频

  2.引入科学词汇

  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沙石木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

  3.教师分别对这些科学词汇进行讲解及举例说明。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

  三、给物品分类(预设1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对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

  2.出示活动手册样本,先填写分类标准,再逐一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深入理解物品分类标准。

  3.布置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分类,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四、研讨交流和总结(预设10分钟)

  1.我们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成了哪几类?(师生共同探讨研究)

  2.每一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完成班级记录表)

  五、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的世界》

  分类标准: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

小学科学说课稿1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积极倡导让学生亲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听听声音》这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倾听,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会声源与声音的关系。通过分辨声音的变化的活动,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

  结合教学内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发展学生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我作了如下的构思和尝试:

  1、创设情境 引导实践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本课的引入,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把全班分为A 、B两组,分别向左 、右转,背向而坐。请A组一学生讲:“猜猜我是谁”,B组的同学在不回头看的`情况下,猜出是谁讲的。然后B组一同学讲,A组猜。在教师的引导下,随着这个简单、巧妙的活动展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同时也在活动中沟通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为40分钟的课堂教学创设了和谐的气氛。

  2、充分准备活动材料。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倾听和感受声音、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其中第二个活动就要求学生们能自主探究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为了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充分得以实施。我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有结构的材料,发生罐、水槽、刻度杯、筷子、铃铛、玻璃瓶、纸、舞板。由于活动材料准备得十分充分,从而为学生们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方便。材料的多样性符合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如在探究液体发声的过程中,学生即想到了用刻度杯倒水有想到了用筷子划水。

  3、自由活动,自主体验。

  新《课标》提倡,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也就是说科学课应该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在科学课上应该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本课我在引导学生用各种物体发声的实验过程中,并没过分规范学生,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顺序进行实验,并做记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比如知识结构)强加给学生。在这样亲历探究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

  4、拓展时空 课外延伸

  《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作为科学课程的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不能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科学的探究仅仅凭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本课结束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制作“水扬琴“的实践性家庭作业,让在学生能在课外继续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以上是我执教《听听声音》一课后的一些想法和粗浅的反思,也许我对本课地理解还不够深刻到位,刚才的教学种也肯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恳请在座的个位专家和同行多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但是本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加强的方面)

  1、本堂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本课的活动较多,探究的活动不够深入,发现得不够多,所以在一组学生汇报了自己的小组的发现之后,其他小组的补充比较少。

  2、探究过程中材料的提供怎样才能达到最优化,这都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3、学生的发言面不是很广泛,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引导不够到位,平时训练不够细。

小学科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它由4个活动构成:比较冷热程度不同的水、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教材进行举例,重点区别零上和零下。指导学生准确使用温度计属技能训练。它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本教学在以学生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

  遵守这些规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温度是难点(特别是零下的温度),要增加一些几组温度加以训练,运用模型等方式,尽量结合运用,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五、说教学程序

  (一)、比较水的温度

  1、比较冷、热不同的五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提示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由于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也是不能进行准确判断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引出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提醒学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安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四部分组成

  3、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请学生读出讲台上某一杯水的温度,并结合学生生活: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21摄氏度”怎么写?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四)、测量水的温度

  1、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用手预测(不要将手伸进杯里,也免烫伤),并将预测的结果填写在2号卡片上。

  2、用温度计实际测量这两杯水的温度,也将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情况

  4、认识温度计的作用——能给我们带来准确的信息,我们应尽量多使用工具。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快速配制半杯一定温度(如350C)的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快速配制半杯一定温度(如350C)的水。

  (1)小组讨论配制的方法,并记录在3号卡片上。

  (2)学生实际操作,并记录下每次配制的温度情况。

  3、汇报配制的情况,教师点评。

  4、学习快速配制的方法,并改进自己的配制过程(先测出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按照一定数值估计进行)。

小学科学说课稿14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活动探究是科学课的载体,猜想验证是科学课的重要过程,因而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大胆假想、积极验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才是关键。

  教材简析

  《生命之水》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 “走进水世界” 这一单元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它是在第四课《青青的水》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水和生命的密切关系”。本课教学内容有“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喝水?”“几种生物的含水量”、网上学“珍惜水资源”五项活动,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我选择的是前三个探究活动内容,即“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和“植物也喝水?”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并在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物质,它与生命有着密切联系。

  ●掌握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课标》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的密切关系,并能达成珍惜每一滴水的共识。科学课的探究技能训练是教学难点。

  二、依据学情说教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对大自然中的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识点散乱不系统,缺乏探究学习的`体验经历。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信息搜集法、探究发现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倡导自主说学法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本节课的学法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结合课程说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外,科学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因此,本节课我从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五、突显人文说过程

  这节课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信息分析—延伸探究。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课件展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欣赏美丽的水体”,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及优美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才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才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变得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学生给出答案后,板书一个大大的“水”字,这样达到了激发兴趣、酝酿情感的效果。为了提升这种效果,紧接着我又以讲“四个小朋友出外旅游” 的故事形式导入本节课教学,达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的作用,并设置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下面“人离不开水” 的知识点传授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2、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做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此前的一个礼拜我就让学生参与体验“我一天能喝几杯水”的活动,记录5天内自己每天的饮水的杯数;并在课堂上量出每天的饮水量。这样使学生提前介入活动探究中,亲身经历并亲手记录、测量、计算相关数据。在测量水量时,我给出眼睛观察水面的方法是俯视、仰视或平视三种答案供学生讨论选择,及时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这样使学生亲身体验此类探究活动的方法过程,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当我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五位同学每天的饮水数据后,有些同学会发现“同学们之间一天的饮水量不相同”和“自己五天中每天的饮水量也不相同”时,我再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出答案。这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以学生的“学”为本, 更不是以老师的“教”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验积累的差异性,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达成共识后,进一步揭示“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容易理解了许多。

  3、拓展教学,积极验证;

  “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要喝水?”是前一个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调查,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之水”的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关于蚱蜢和蚕是怎样“喝水”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设想,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所搜集的材料,然后告诉大家通过网络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信息,并立即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为下一节课“网上学.珍惜水资源”打下基础。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 “渴”了要喝水,已经知道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我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们积极热烈地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然后,师生小结、揭示主题: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同时板书课题“生命之水”。

  4、反面例证,感情酝酿。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汇报分析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在他们的讨论结束后,通过利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切换出一幅幅苍凉、悲壮的缺水场景,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加深他们对缺水给大自然造成的灾难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

  5、续写小诗,升华感情。

  最后,出示本课开头的优美景色,并告诉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把承载生命的大地比作母亲,那么地球上的水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她孕育了生命,哺育了人类。请同学们用诗的形式接着续写《因为有你》这首诗,来赞美生命之水吧!”。用编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知识的理解,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把科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回忆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在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震撼。“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未写完的小诗道出了生物对水的依赖,明快的诗句展现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丽。这是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小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诗句来赞美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最后出示以“生命之水,请您珍惜”为教育主题的图片,同学们已从“对水的认识”延伸到了关注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方面,对水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六、总观全程说板书

  生命之水

  人 动物 植物

  请您珍惜!!!

  恰当地设计板书,能加强课文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回顾和知识点的整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七、温故知新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使学生经历以猜想、实践、验证的科学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种学习经历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所说:“学校给学生的,那应是若干年后,还留在学生脑海里的那些终生受用的东西。”

小学科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该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节内容。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这一单元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故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能力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学生点亮小灯泡较为容易,但在此基础上要求寻找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式就是一种难度的提升,四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白纸。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小灯泡、电池、双面胶、小灯泡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灯泡。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

  (3.)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2、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亲自动手汇报实验结果相结合,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易于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PPT出示美丽夜景照片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小学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说课稿01-09

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05-09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6篇)03-23

小学科学说课稿14篇02-04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02-05

科学说课稿01-02

小学科学说课稿集锦15篇02-25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15篇)02-25

科学说课稿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