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生活总结解梦网名签名疑惑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说课稿 >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1-08 16:54:10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乌鸦喝水》是苏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伊索寓言》故事中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个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以“喝水”为线索,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教育孩子懂得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其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结构严谨,文中插图鲜明形象,符合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渐渐”,并能用“渐渐”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乌鸦找水、喝着水的一系列过程及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乌鸦的聪慧,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小乌鸦的累、渴、急,并能读出真实而具个性化的感受。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情境创设来突破重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选择教学方法上,结合本课的特点,考虑到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拟定以下教法:

  1、情境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乌鸦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通过诱人的画面、鲜活的形象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情感,吸引他们主动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积极探讨尝试想出另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三、说学法:

  以“演”“看”“悟”“读”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始终,利用多媒体及角色扮演为学生创设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他们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比读、齐读、做动作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将课文中的语言输入孩子的头脑,真正达到我心入境,书入我心的境界。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执教的学生处于二年级下学期。从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入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来理解课文的一些方法;但是受到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课文的一些情感体验不深。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这阶段的孩子大多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仍以形象性、直观性思维为主,在学习中需要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灵活的教学手段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教学媒体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运用了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PPT课件。利用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帮助学生区别识字、体会文中角色的情感、理解词语“渐渐”,进行思维拓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也为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得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六、说教学流程及主要环节设计

  (一)激趣导入,形象记字

  二年级教学识字是重点,而二年级学生往往主观形象记忆比逻辑抽象记忆发达。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1—2年级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所以开课伊始,我在猜谜揭示出谜底后出示乌鸦图片,结合图片我又让孩子们描述体会乌鸦全身乌黑的外形特点,配合生动的课件演示(小鸟飞出啄去“鸟”字一点),并以小结性的衔接语:“乌鸦是鸟类的一种,它全身乌黑发亮,黑得连眼睛都看不出来了,你们瞧,小乌鸦将鸟字的一点啄去,提醒大家乌鸦的‘乌’字没有点,大家一定要记牢。”,使学生记住“乌”字没有点,让学生对“乌”字的构字方法及字形特点有了鲜活的记忆。

  (二)情境学文,指导朗读

  ①创设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本课教学引导孩子充分体会乌鸦找不到水喝的渴、累、急,进而读出真实感受是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也为让孩子们能愉快自主地深入投入到课文学习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孩子们戴头饰扮演文中的小乌鸦展开翅膀找水喝,并想象自己飞过了哪些地方找水,从而激发孩子们体会文中小乌鸦的口渴、焦急。随后用课件演示文中乌鸦飞越沙漠、高山、田野、森林的画面,配上我生动地补白:“是呀,我们历尽了千辛万苦,飞过了茫茫的沙漠,飞过了连绵的高山,飞过了广阔的田野,来到了茂密的森林,我们淌下了辛勤的汗水。小乌鸦们,你们累吗?渴吗?心里着急吗?”生动的画面,恰当的引导,不仅顺利的帮学生理解了词语“到处”,更进一步地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唤起了他们与文本的共鸣,如临其境,随后有感而读。

  在这一环节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将文字变成能动、有声有色的、直观形象的画面,结合合理的想象展开,把学生带入情境,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②创设情境,外化个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这段话时,我仍然将孩子们置于小乌鸦的角色意识之中,运用课件演示小乌鸦喝不着水的画面,当画面中小乌鸦的大嘴巴与瓶口发出“铛铛”的撞击声时,我适时激发孩子们产生喝不着水时生气、着急、难过等独特的心灵体验,并指导他们带上相应的动作或表情,如:瞪着眼睛、捏着拳头的生气模样;皱着眉头的着急表情;愁眉苦脸的难过表情……读出孩子们自己真实而具个性化的感受。

  ③启迪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之一便是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画面停留在“乌鸦喝不着水正焦急万分”的图象上,再引导“小乌鸦们快开动脑筋想办法吧”,善良的孩子们看到画面中小乌鸦焦急难过的表情,纷纷各抒己见:乌鸦的嘴巴很坚硬用嘴巴啄、用石头砸掉瓶口、用空心的草秆当吸管吸、把瓶子放倒赶快喝……接着我又带领孩子们讨论办法的可行性,并极力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辩论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索精神、创新精神,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劲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④动静结合,理解“渐渐”

  在本课最后一段话的学习和朗读指导中,通过知道“放石子,水会一点点升高”的科学常识,进而理解词语“渐渐”是本篇课文一个知识难点。我引导学生抓住此段第一句中的关键词“一个一个”和“渐渐”通过比读、学生自评讨论理解难点词语,并让“小乌鸦们”带上手势动作边做边读,体会乌鸦放石子时的小心细致。

  接下来用课件文本出示这一重点段落“乌鸦把小石子xxxxxxxx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xxxxxxxx,乌鸦就xxxxxxxx。”请学生根据原文填充,并精心将“一个一个”这四个字的出现设计为“一个个慢慢落下”的动作效果,以帮助学生加深“乌鸦一个一个放石子”这过程的记忆;将“渐渐”的出现设计为“缓缓浮出”的动作效果,加深学生对于“渐渐”的理解。

  最后利用课件演示“乌鸦放石子,水一点点升高”的画面,画面中放大的水瓶里缓缓上升的水位清晰可见。在视觉形象作用下,使学生对“渐渐”这一关键词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理解,为后面的用“渐渐”说句奠定了基础。学生清晰感受到作者准确的科学语言,思路豁然开朗,障碍一扫而光。

  (三)合理拓展,拓宽视野

  最后,在进行全文朗读后,我又适时地送出两份礼物:一是请孩子们用“渐渐”说句子,赠送漂亮的智慧星;二是播放好听的动画歌曲,请小朋友们随歌律动。再通过课件中的卡通人物提出两个课外拓展问题:请小文学家课下阅读关于乌鸦的故事;请小科学家动手试试,当瓶子里的水少于一半时,放石子行吗?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

  七、设计感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情”。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使孩子们满怀“激情”驰情其间:因为“激情”而读得入情入境,因为“激情”而说得各抒己见,因为“激情”而学得趣味盎然。不仅为语文课堂注入活水源泉,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自由的学习天地,因为只有让学生不断品尝学习的乐趣,学习的过程才是快乐的过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

  教材说明: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描写“景物”为专题,通过几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上的教育。《初冬》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早晨的美丽的景色。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课文的写作在整体上是按时间的顺序,每一部分内容又都有空间顺序,文章层次非常清楚,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极好的载体。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初冬早晨大雾弥漫的景色,我们的北方孩子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对初冬个性化的感受,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引导他们认识初冬美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材处理:

  1、以读为本,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入情的诵读中,不仅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情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团队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好词句学文。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在赏析好词句时,注重对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3、背诵课文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一开始我们采用判断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背诵,我们预设学生试背有困难,这对我们随机对教材进行这样处理,教师一边板画,学生一边按老师板画内容背诵,图文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背诵起来也容易多了。

  教学方式:

  1、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决定采取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借助直观图像,引发学生思维,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好词好句,在比较中激疑引趣,在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中,释疑求解,在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中练词,练句。

  3、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悟情,在生生,师生的互相评价中培养感受语言的能力,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时间和空间顺序)帮助记忆,进行背诵。

  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我们在新课开始,把学生带到了对初冬的记忆之中,从而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整体读文,初步感知。

  我们把初读课文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语。我们这样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简单的问题学生间可以相互解答,如果出现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小问题,就要发挥讲课教师随机解决教学问题的灵活性,适时地进行处理。

  3、品读课文,赏析好词好句。

  品读课文时,主要引导学生抓好词好句学文。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词语意思,并加以积累运用。我们这样预设:学生可能对“白茫茫”一词理解较难,这时辅以课件帮助学生认知,“白茫茫”的大雾是怎样一番美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雾茫茫的画面,我们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直观图像,引发学生思维,产生想象。同时,我们对“白茫茫”一词进行积累运用,教学中适时提出“白茫茫”除了形容大雾之外,还可以形容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鹅毛大雪等。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词语搭配不当现象,如“白茫茫的云”适时关键性的知识,教师一定要把握准确,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明白用词准确的重要性,为学生在学习组词造句方面打下坚定的基础。

  4、读中悟情。

  在教学中,设计了指读、齐读、小组读、自由读、评价读等,多种读书形式,注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达到入情入境,熟成诵,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益智,怡情,发展语言能力。

  5、拓展延伸。

  作业的设计很有弹性,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同时又注重了读写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结

  本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领悟文章内容,但学生是动态的,在课堂上可能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相信王春伟老师凭着扎实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能驾驭课堂,与学生合作成功,共同上出一节精彩的好课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

  【说教材】

  《画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这篇课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不难读懂,但是人物多,对话多,文本极具示范性和启发性。只要教师尽可能创设情景,教材利用适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说学习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这篇课文内容特点以及编写意图,我确定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

  1、会认7个生字,学会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划出人物对话的内容并指导角色朗读课文,找准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2、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并把创意转化为对事物的认识,又把认识转化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篇课文我准备采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轻松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启发。

  【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的设计立足直观探究理解,重点放在识字、听说和阅读理解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说教学过程】

  教学必须努力实现预设学习目标,教学要为目标服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一定教学理念。要捕捉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说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悬念揭题。(这个环节我准备五个步骤)

  1、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好吗?——————我想请咱们班的“画家”—帮我上黑板画几样东西,可以吗?——————

  指名板画:房子、小树、太阳、乌云等,构成一幅画。——————

  2、猜谜语:“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也没味道”是什么?(风)。

  3、我想把风也画进去,谁能帮我画呢?——————

  4、揭题板书:《画风》。

  (这样导入揭题,不仅新鲜有趣味,初步认识风的性质,过渡自然,又为下面理解“画风”埋下伏笔)

  (二)认识生字、巩固识字。

  1、媒体或图片出示三个小朋友人头像,试着让学生给三个小朋友命名,激发情趣。

  2、让学生跳读课文,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机出示。

  3、指导读写生字。[包括拼读生字,识记生字两个步骤,主要采用观察、联想、比较、替换等方法]

  4、出示12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巩固识字。

  5、选择指导书写。[要求认识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这个环节旨在完成教学目标1,完成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三维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纵深阅读、感悟理解

  1、范读课文,纠正读音,初步感知。

  2、默读课文,合作讨论:找、划出三个小朋友对话的内容。(略)

  3、指导角色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细读课文,思考:他们能把风画出来吗?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合作交流,找准句子(A、赵小艺在房前画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B、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C、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D、赵小艺又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并品读句子,领悟其中创意。

  5、空间质疑:同学们,你对三个小朋友这样画风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完全“以人为本”和“以读为本”,教学目标和过程、理念和环节紧紧联在一起。既有学生的自主,又有学生的合作,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后质疑。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2,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源于文本、超越文本。

  这个环节我采用课堂的前后照应过度引入,分别从改、想、说、画、议几个方面进行。

  1、我想,同学们现在可以帮老师把风画进黑板画了吧!指名修改板画并说明理由。并预设思考:为什么宋涛先把太阳擦掉,才画上几片乌云?(意在照应开头,激发学生思考,弄明事物之间、风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2、三个小朋友通过自己思考把风画出来,想一想你们也能画风吗?说说你准备怎样画?动手画画看。(意在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巡视抽样评议。(意在从学生创意中转化成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认识变成知识。)

  (这个环节不仅完成预设目标3,也完成本单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体现了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说板书设计】

  这课板书设计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剪贴画板书,设计简单、直观、有趣,也体现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合乎学生的认识理解。

  15、画风

  赵小艺

  1、在房子前面画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2、又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二》,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的十二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感知词句的意思,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说教法:

  这节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还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词卡片等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三、说学法:

  老师在教学先让学生自学,接着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安排巩固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词句的意思。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这样开展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说课的核心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看片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做什么,一会儿说给大家听。

  放录像:校园生活片断。

  2、谁来说说刚才你从录像中都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老师出示新词卡: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等。)

  3、指导学生说话:谁在哪干什么?

  如:小明和小芳在校园里栽花草。

  亮亮和月月在教室里下象棋。

  ……

  4、小结:校园生活多有意思啊,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吧!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在检测时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谁在干什么),教师随后在图片下出示相应的词语。接着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3、分析字形。

  在分析字形时,教师先跟学生复习识字方法,再让学生按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习词语。

  在学习词语时,教师也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认读词语后,教师分别把表示动作的词和多音字显示出来。(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延伸。)

  这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构思,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五、巩固练习

  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课件、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通过认读来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使整节课的重点更突出。)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读写相结合,教师又指导学生书写比较难记易错的字——“琴”。

  六、游戏

  在学习完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又来一个轻松环节“玩游戏、编儿歌”。(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七、总结

  先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再来归纳这节课的知识。

  八、课外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后复习功课,教师布置口头作业“认读生字和词语”。(这样让学生回家后有目的复习功课。)

  九、说板书

  板书:

  1、部件分析法。棋、弹、钢、琴、胡、戏、

  识字方法:

  2、熟字换偏旁。喂、鸽、养、航、模

  3、熟字加、减偏旁。

  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

  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

  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

  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

  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所以板书方面,教师把这节课要认的字、词语和识字方法全贴地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力求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这首诗内容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那应该让孩子们学什么呢?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认识·“惜、柔、蜻、蜓”等生字,会写“立”字。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目标

  根据课题的研究思路、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的读音、字义。

  2、默写古诗,既有效地检查每个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人。

  三、说学情

  在熟悉学生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会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了。因此,我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诗句内容和想象诗歌美景上。先让学生反复读诗句,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悟,然后让学生自读质疑、释疑,理解古诗内容。最后在优美的画面欣赏和动情的音乐渲染中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四、说教法

  教学本首诗,我重点运用了“诵读悟情法”、“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与音乐来创设学生乐于接受、能走进其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课堂氛围中深入阅读、感悟古诗。

  五、说教学程序

  (一)展开教学

  1、看图导入、走进《小池》。开始伊始,我让学生展示自己最拿手的古诗,想以此营造学习古诗的浓厚氛围。接着我直接揭题,引导学生和我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一开课便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接着我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他们见到过的小池塘的景色,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图上的景物,以此自然引人到本首古诗的教学内容上来。这样的安排,既扎实又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步得到训练。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我用课件出示配图配乐的动情范读,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古诗描写的景物之美。同时也让学生准确把握住古诗的朗读基调。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出声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然后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反馈。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有的低年级的孩子都会背古诗了,但抽出古诗中某个较为复杂的字,他却不能正确认读。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加上识字教学仍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又从古诗中筛选出生字,让学生认读、组词、记忆字形,扎扎实实展开语言文字教学。

  3、细读诗句、理解诗意。古诗教学中,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是我们老师最难把握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逐个讲解词句的意思,无疑会摧残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学生能读正确、读流畅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因为前面有观察图画的铺垫,学生能读懂后半部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但前两行“泉眼无声惜溪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质疑,提出不懂的词语和诗句,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然后通过同学讨论和教师的点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理解了古诗意思。从教学的实际效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可是他们对诗句还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比如“树阴、泉眼”这些词语的理解。

  4、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学习古诗,除了要让学生读懂读好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这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读这首诗,二年级的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呢?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体验,我们老师是无法替代的。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我用课件出示诗中所描绘的情境,配以悠扬委婉的乐曲,教师用动情生动的语言描述引领学生走入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在学生充分调动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从而达到在有感情诵读中加深体会、丰富想象、获得审美感受的目的,自然地突破教学难点,达成第三条学习目标。

  5、书写生字、拓展延伸。为了巩固生字的学习,我用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四个生字。先让学生认读,创造性记忆字形,观察字形,然后教师择其重点进行范写指导,接着让学生练写,在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评议中感受汉字的美。在拓展环节,我用课件出示杨万里的另一首描写夏天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找到著名主持人康桥老师的一段深情诵读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想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更多古诗。让学生从小感受到中华古诗词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二)板书设计

  《小池》·杨万里·泉眼·惜·细流·树阴·爱·晴柔·小荷·露·蜻蜓·立

  我的板书一目了然,主要是抓住了古诗中描写的主要景物和景物的主要特点即四个准确传神的动词“惜、爱、露、立”进行板贴。板书对仗工整,既有助于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掌握背诵古诗的方法,渗透了学法的指导。把要板贴的词语卡片作为奖励让学生完成板书这一形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应该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以上便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与思考,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苏教版语文二上第九课《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与学法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眼看、耳听、口读、脑想、身演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他们有机会动脑想、动口评、动身演,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在开课伊始,让学生先复习生词及课文第一自然段为新课作铺垫,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学习2-3自然段)

  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采用简笔画、青蛙图片、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再现课文情境,给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出青蛙和苍鹰的对话指导学生在朗读、评价、感悟中批文入境。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角色迁移、加深体验(学习4—10自然段)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两步进行教学。

  1、播放青蛙和松鼠对话的动画片。

  2、角色朗读。

  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名在全班朗读,通过朗读、评议和指导,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它们说话语气的不同。接着,让学生带上头饰分角色演读,然后,师生配合分角色演读。

  (四)拓展延伸、展开相象(学习11、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11自然段,把青蛙登山辛苦的词找出来。

  2、齐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

  3、齐读第12自然段、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4、想象说话: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

  教材分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方式的构建

  语文教学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1.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动诗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读,熟读成诵。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达到成颂的目的。

  5.读,唱唱,画画,演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我以一首《春天在哪里》为引子,并播放几幅春景图,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解题:“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通过初读课文后,我会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有的可能会说柳树真美,我会趁热打铁问:你认为最美德地方是什么,

  有的会说树很高,有的会说叶很绿,我会顺势引导这柳树的确很美惹人喜爱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学生一定会说赞美的语气,这时,我让学生齐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它的美。

  (三)质疑问难,想象意境熟读成颂——欣赏美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适时进行引导: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诗人也来吟颂一下这首诗呢,接着,我会放上音乐,让学生大胆的去表现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大声的朗读出来。

  (四)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乘着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我会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可以画可以演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变为简单的形象画面,再现诗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总之,这一节课我以读为本,以读促思重在感悟为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习方法,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陶冶了情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从朗读课文中感受到阅读的兴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画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动脑筋,把无形的风生动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合作,多动脑筋,敢于创新。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①会认丹、艺等6个生字②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3、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其中4、以读为本,加强读本实践。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应“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

  ㈠猜谜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时它抖动树枝,有时它推倒房子。谜底是风。2、风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15课《画风》3、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课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㈡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老师读后问老师读的怎么样?敢跟老师比一比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吗?4、出示宋、涛、陈、丹、赵、艺、显,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赛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本课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问学生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㈢精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他们三人是怎么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3、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4、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5、(不范读、赛读)想分角色读课文吗?

  新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环节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画出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再加上老师的鼓励,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风能以诗的形式吟诵出来吗?大家背的古诗可真不少,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打算怎么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画吧!只要大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环节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让学生画风,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㈤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让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首先说说教材,《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认识10个生字词。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说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几个句子进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再如,称赞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感悟:“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这句话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取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

  《雷雨》是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现在就教材、教法及教学程序几方面对这篇课文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雷雨》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戏剧单元的两篇课文之一,它充分代表了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成就。而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体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且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以开放性的思维学习本文,将为学生敞开了通往戏剧文学的大门,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技校生的实际,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如舞台说明等;

  (2)解读《雷雨》的戏剧冲突,揭示主题思想;

  (3)品味戏剧的个性化语言和人物性格,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4)探究悲剧的根源,滋养人文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材的处理

  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雷雨》的人物形象塑造,历来为人称道,所以把(2)、(3)确立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和情感的限制,在指导学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教学目标(4)设为教学难点。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在这一幕的主要人物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最为复杂,而对于初次接触戏剧的技工学生而言,会比较吃力,故我在题目的设计、阅读的赏析上都偏重于这两个人物。赏析的过程要做到依据教材,又不拘于教材。

  二、说教法

  教法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教学设计上讲究整体教学,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整体效应。采用表演探讨法、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深入探究的能力,提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赏析作品的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过程为看过→看懂→看透→看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说教学程序

  1、片段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首先播放《雷雨》本课及结局镜头,营造浓厚的悲剧氛围,激发学生追求人文意义的兴趣与激情。导语设计如下:《雷雨》是曹禺先生在1933年以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创作的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什么是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起来!”(投影鲁迅的话)

  2、检查预习情况

  (1)提前播放影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及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等。并加以提问。

  (2)完成人物关系的图表,整体感知基本情节。(投影图表)

  (3)了解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后认为值得学习探索的问题。

  3、新课讲解

  (1)赏析第一场“重逢”,引出二十年前的悲剧。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表演法和分组讨论法来进行教学。分角色演读剧本: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学生展开研究活动:提出学习探索问题——分组研讨——小组代表汇报研讨情况——教师参与点评。小结两人性格特点(周朴园:自私 无情 伪君子 鲁侍萍:善良 悲愤 刚毅顽强)。

  (2)赏析第二场“斗争”,酝酿中的悲剧。采用提问法:

  ①周朴园对鲁大海有顾及父子之情吗?这体现了周朴园什么性格特点?(冷酷残忍 阴险狡猾 )

  ②鲁侍萍面对儿子周萍的心情如何?(痛苦 自尊)

  ③剧中鲁大海的形象有何特点?(经验不足 大公无私 顽强斗争) 研讨悲剧的成因。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但要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说话。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

  (1)个性化语言对人物塑造的作用。采用练习法,结合课文思考题,完成有关练习。

  (2)探讨悲剧的根源,把握矛盾的实质,揭示《雷雨》的主题思想。结束时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赏析了一部现代主义悲剧作品,感受了那震撼人心的力量,体会了其中的蕴含,而不是只会让人哭泣的苦戏或只具美学意义的悲剧。希望大家以此为平台,解读更多的名家名作。”

  5、延伸拓展

  课后设置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学习的广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在以下命题中挑选其一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发布于校园网络www.zqgj.cn,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投影)

  (1)接写第二幕,完成一篇小型话剧。

  (2)有人认为一切悲剧的根源是周朴园,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3)探讨鲁大海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4)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你认为《雷雨》毁灭了什么?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秋天》是一首现代诗,主要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语言美丽,每一节诗都相当于一幅美丽的图画。

  (2)明确教学目标。

  以读代讲,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与情趣。

  二、说教法

  诗歌重在朗读,尝试把诗的意境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所以这节课用以读代讲的方式来完成。因为每个人的感悟与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备课时未用一些美丽画面,也未用录音。想让学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后得到自己的收获。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例如朗读:读出力度、读出长度、读出速度;读课文一读字音、再读节奏、三读意境;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去推敲,去分析感悟,这都是学习诗歌的一些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由读导入,步步深入。以“秋”贯穿整个课堂,说秋、诵秋、品秋,诵读出秋意,达到课堂的高潮,这一点做的不够很好。作业也是为了进一步品秋,让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思考。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这一点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学,教师不是简单的教给,而是给予一定的影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重难点放在了诵秋上,每一节诗都突出几个词语,在诵读中感悟、理解。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心中有数,更加明确我们课堂要做的事及步骤。

  5、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板书是对课文内容的整理,因为前面诵读部分做的到位,归纳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书部分点明热爱赞美的情感。 简单,明白为目的。突出中心、主题。抓住三幅图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来设计,让学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读的课文以后讲时,让学生先读,再做指导,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记住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花贴画

  (四)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这些年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运用课件及荷花贴画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迁移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闯关摘荷花的游戏,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程序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觉得似曾相识,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寓识字教学于玩乐之中。

  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池塘边的小青蛙送来了许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对小青蛙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为了得到美丽的荷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闯关游戏中来。

  按照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我按顺序出示了带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条,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当小老师带读,通过多种活泼有趣的读,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游戏,让学生帮助荷花贴画背后的生字部件寻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绍这个生字。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学到了记忆生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渗透着互相帮助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跟着课件书空,在课本上描红。做到了《课标》要求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来朗读,并让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的工作,采用加动作进行朗读、师生比赛读、唱歌促读、师生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

  此外,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标》第一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每小节都有的一个相同的句子,即问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把握了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海南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假如》这篇课文。课文可分为两个课时,我现在要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特点

  本单元的开篇的导语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这篇阅读课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课文内容

  它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由于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把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在着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即阅读能力)。那就是学生能理解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从而在朗读中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体品读,相互赛读,学生轮读,整体悟读,使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把学生的自我阅读,并在读中得到自身真实体验贯穿本节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启发学生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第一学段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品读中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课以“教——扶——放”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启发探讨等方法为辅,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多媒体与板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这一基本理念,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我创设了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情境导入课文。首先我播放了电影《神笔马良》的小片段,然后我拿出那支课前准备好的 “神笔”,欣喜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把马良的那支神笔借来了,还把它带到了我们的教室,你们瞧!马良用神笔为穷人画了很多东西,那文中的小作者说,假如她有这支神笔,她会画些什么呢?”相关联的问题质疑以及生动活泼的情境运用,即刻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促动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应使他们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拥有一种游戏的感觉和求知的兴奋。

  2、换位体验 激发情感

  如在学习《假如》第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小树冻得发抖这种情境,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淡淡忧伤的音乐中,轻轻地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 在我叙述中,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身子也随小树颤抖。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表演“缩着身子,轻轻地叹息”这一动作,学生在表演当中,不知不觉地有效复习了“叹息”、“缩”这些新字词。通过换位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产生要帮助小树的强烈愿望,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此时,已扣动了学生的“情弦”,学生读起来有滋有味。

  3、朗读课文 感悟内容

  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扇窗口。语文课上的读,是最古老也是最现代的教法。李镇西老师说永远不要放松语文的读。在这堂课上,我搭建了诵读感悟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如个体品读,相互赛读,学生轮读,整体悟读,使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能够品味字词,感悟文字后的情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在朗读指导上的教学行为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因此整堂课下来,书声琅琅,语文味十足。

  4、联系自身 激发情感

  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对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儿童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遥不可及的奇幻。新课标也强调,语文学科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点,在本堂课中的教学,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如在学生理解全文并体会到文中小作者对他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关爱之后,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用它来画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他们的创新思维迸发出了火花!一边展开想象,一边将想到的内容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出来。这一设计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5、升华感知 扩展延伸

  儿童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显示,第一学段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采取有效途径提供感性材料,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中的理解效果。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我把现今的环境污染,世界的贫困、饥饿、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状况通过视频播放,并配上淡淡忧愁的音乐,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让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这时我问到:“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有一支马良的身笔,你会画什么呢?”学生们都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美好愿望当中。

  课上到这里,差不多接近尾声,这时我说到:“回去之后,你们把想要说的话写下来,还有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下节课带过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你那美好的心愿”

  六、说板书设计

  由于整篇课文采用并列式的结构,因此为了巩固学生记忆,我采用了结构式的板书设计,整洁明了。另外我的板书又富有童趣。我先在黑板上挂一支“神笔”,再在两旁板书。富有童趣的神笔,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印象.

  画太阳 让小树成长

  假 如 画谷粒 让小鸟吃饱

  (有神笔) 画好腿 让西西奔跑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感悟生活。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

各们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展示。

  说教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常识。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为了更好地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多形式的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3.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说学法

  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2.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3.让学生合作学习2、3、4段。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

  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这里的详细过程,我将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去过哪?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生汇报)

  植物们也特别喜欢旅行,它们怎么去呢?别急,他们的妈妈有办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并关注预习时圈出的生字词。

  b)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c)出示生字词(小黑板):小老师读;全班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组读。

  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

  a)师引领第一小节后,学生自读课文,本文共有几小节。

  b)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都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分别在第几小节?

  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蒲公英2苍耳3豌豆4

  c)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A:齐读2、3、4小节。

  B:选出你们组喜欢的那一小节多读几遍。

  C:小组交流,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d)学生汇报哪小节,指导哪小节。

  (一)、喜欢蒲公英妈妈的办法

  1、小组齐读,汇报办法。

  2、相机板书:降落伞风

  3、指导:“降落伞”指什么?

  4、“纷纷出发”是什么样的情境?你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境?

  5、“纷纷出发”,他们会去哪呢?我来采访一下小蒲公英,你想去哪儿?(公园,田野,树林……)那用我们第一小节的一个词就叫“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即是走到哪儿,种子就在哪儿生根发芽)

  6、请同学们看插图,小蒲公英在空中飞啊飞啊,它们终于长大了,可以自己去闯天下了。它们多么快乐,多么自豪啊!让我们一起看着板书,分享他们的快乐吧!(背诵第2小节)

  (二)喜欢苍耳妈妈的办法

  1、小组齐读,汇报办法。

  2、相机板书:带刺的铠甲动物挂

  3、指导:“带刺的铠甲”指什么?

  4、看,一只小狗跳过,小苍耳们挂在小狗身上去旅行了,你们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带他们去旅行呢?(小兔,小羊,小猪……)

  5、是啊,苍耳妈妈多有智慧啊,它能借助小刺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们走遍天下,四海为有。让我们一起夸一夸她吧。(试背第3小节)

  (三)、喜欢豌豆妈妈办法

  1、小组齐读,汇报办法。

  2、相机板书:豆荚太阳晒

  3、小豌豆们开心吗?你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请你来读出它的开心吧。

  4、双手做豆荚,体验炸开的情景。(全班表演)大家真是活泼可爱的豆宝宝。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植物妈妈们就只有这几种办法吗?你从哪一小节看出来的?读一读。

  2、哪个词最能表现出来还有很多?(许许多多)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

  3、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它”是指什么?你想做怎么样的小朋友。

  4、细心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再来品味聪明的植物妈妈们的办法吧!

  (会背的背,不会背的读)

  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是啊,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那你们知道其它植物妈妈的好办法吗?仿照课文的形式说一说。

  (如:柳絮、椰子、野葡萄……)

  你们懂得真多,其实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传播种子的办法。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将来揭开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五、作业

  a)把这首小诗背给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听。

  b)做个小诗人,仿课文写几小节这样的小诗。

  板书: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

  苍耳 带刺的铠甲 动物挂

  豌豆 豆荚 太阳晒

  说板书:一堂课的板书,相当于一堂课的灵魂,一个人的眼睛。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个专题第三课《笋芽儿》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和资源开发七个方面展开来说。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共有八个专题,分别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和走近科学世界。而《笋芽儿》一课就出自于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内容都跟春天有关。《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通过学习课文,带领学生去感悟春天之美。《古诗两首》分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是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学生通过学习,领悟到为他人创造幸福的时候自己也会收获幸福和快乐。《笋芽儿》这本单元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的描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结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认读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的情趣,愿意观察,有所发现。这三个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巩固认识“笋、唤”等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读法,感悟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3、喜爱读童话故事,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词句的读法,感悟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难点:积累好词佳句,明白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周围人的关心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学习了《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和《春晓》、《村居》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已有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在本学年段中还有更高的阅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随时积累好词好句。所以针对本班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文章的特点,我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侧重于引导,让孩子多读,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第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从电视上、网络上和书本中对竹笋有浅显的理解。所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竹子的生长过程,从视觉上,让学生对竹子有个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理解课文,当堂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为升入下一学段铺好基石。

  三、教学模式

  我校在“和谐教学五环节模式”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研讨了语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为: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交流;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在落实模式的过程中注重抓住“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三要素,并力图在教学环节中体现我校“三真、三实、一及时”的教学策略。三真即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三实是指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是指评价要及时。

  四、 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并根据我校语文新授课的模式要求,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复习旧知(4分钟);初读课文,理清文脉(4分钟);指导朗读,细读品味(23分钟);展开想象,拓展提高(6分钟);课堂小结,感情升华(3分钟)。其中指导朗读、细读品味和展开想象、拓展提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下面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竹子是生长在南方的热带植物,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本节课《笋芽儿》学习的是竹子整个成长的过程。所以在课前播放一段竹子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孩子们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竹笋长成竹子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探究兴趣,形象生动的为学生学好这一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而且对于教学对象是八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过的生字,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检测、落实本课的教学重点,真正做到人人清。体现了我校真实课堂真理解和检测实的教学策略。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在读文之前,我给学生们出示读文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词,试着说说本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整篇课文的脉络。知道《笋芽儿》一课讲的是笋芽儿在春雨姑娘的滋润下、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呵护下和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奋发成长的。这样做是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和关键人物,从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三)指导朗读,细读品味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力求从学生角度、文本角度、教师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展示来解决问题,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创设真实有效的高效课堂。例如,出示小问号:笋芽儿终于勇敢地钻出地面,她看到了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整体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中做批注。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在这里,鼓励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体现了我校设计实这一教学策略。再如,这道题:想象一下,当笋芽儿钻出地面后,她还可能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四)展开想象,拓展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道思考题:笋芽儿长大后,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如果此时是你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你想说些什么呢?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学生想象、表达的基础上,把春天的美景再现。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因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受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人的关心,突出了教学重点。

  (五)课堂小结,感情升华

  在这一环节中,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归主题——奋发向上。通过总结知识、回归主题,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能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紧紧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事物和关键词,因为课件是动态的,所以我把课文的脉络腾现在黑板上,用静态的板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看板书复述课文的能力。

  六、说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一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通过课前生字检测的游戏来评价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其次,我注重恰当地评价学生基本技能。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演出笋芽儿的自豪劲儿,一方面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解课文、吃透文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三,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相结合。在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同组同学可以互相给予评价;当学生会说完整的话,对某一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时要给出恰当积极的评价。

  七、说开发

  针对《笋芽儿》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本资源、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其中在课本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了课本插图和课本练习材料的作用,例如课文的插页、单元导语和课后的相关练习。

  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了百度、人民教育出版社、土豆视频等网站的作用,

  在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力争用好多媒体,发挥音像资料在带动孩子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例如图片资源,配合着美丽的图片,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声音资源,在学习“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句话时,配上燕子飞翔的图片和清脆的鸟叫声,让孩子身临其境,在理解课文雷公公和春雨姑娘叫醒沉睡的笋芽儿时的情景,配合着图片和打雷下雨的声音,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春雨姑娘的“轻轻呼唤”和雷公公的“粗重的嗓音”;视频资源,通过播放竹子成长过程的视频,填补了北方学生对竹子成长方面的知识的短板,并且在课堂初始播放该段视频也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以上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有不足之处,还恳请给位专家评委予以批评指教,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12-30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1-05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1-07

关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1-08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1-07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1-07

语文说课稿11-08

语文《观潮》说课稿01-06

语文《猫》说课稿01-05